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7李登矗
李登矗
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李登矗
(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郑州 451152)
针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营造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氛围。以“棱柱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一课为例,介绍了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活动探究式教学法;中职;机械制图;三视图
前言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1]。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该课程较为吃力,从而导致该课程成为中职学生最难懂、最不爱学习的专业课程之一。活动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中职机械制图授课过程中采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将课程中的引导内容及较基础的专业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营造由浅入深的学习氛围。本文以“棱柱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一课为例,对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1 课程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的三面投影基本知识,本节课开始学习绘制基本体——棱柱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为将来学习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及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打下基础,是全书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正六棱柱的投影特性和视图画法、了解平面立体表面上求点的投影方法。
能力目标: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识读简单棱柱类的机械零部件,并绘制三视图。
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习惯,动手制图,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难点:棱柱体的投影特性、三视图的画法、表面上求点的投影。
(4)学生准备工作: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组4人,每人一套制图工具包。课前,每组使用色卡纸制作出一个底面边长为50mm、高为200mm的正六棱柱模型。
(5)教师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正六棱柱模型、课程任务书、蓝墨云班课、教案等。
2 活动探究教学过程
2.1 活动探究1——正六棱柱的组成
(1)新课引入
展示工业机器人以及简单机械工作台图片及动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片中做熟悉的简单几何体,启发学生不论什么样的机械都是由一些单一的几何体即基本体组成的。
明确基本体的概念后,启发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基本体分为两大类,你会怎么分?”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引出平面基本体与曲面基本体。“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机械是这样的基本体?”配合螺栓,螺母图片引出本节课第一个探究内容——绘制正六棱柱的三视图。此时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给与提示,“要想绘制正六棱柱的三视图,首先应当对它进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正六棱柱(以下简称棱柱)的三视图。
(2)棱柱组成分析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两个简单问题“棱柱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由小组代表回答并记录小组得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棱柱摆放的位置进行要求,选择出最佳三视图绘制位置,每组学生将各自的棱柱模型摆放至最佳位置。
(3)棱柱投影分析
积极找出摆正后的棱柱的特殊面,分析不同位置的面的投影特性。教师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投影表格中H面的投影特性,然后由学生分组探讨投影特性,每个小组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特殊面在W面和V面中的投影特性,完成表格的填写,明确正六棱柱得到的三视图形状及对应平面类型。根据学生分析结果,及时安排学生复习巩固,自主完成学习任务A。完成后,教师批改组长作品,组长根据蓝墨云班课上的答案对组员进行批改、评分,并及时反馈问题,纠正学生的共性错误。
2.2 活动探究2——绘制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根据已知条件绘制棱柱三视图,具体绘制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通过一段微课展示。微课展示后,再由学生组员代表明确作图步骤与要求:首先绘制出三视图的对称中心线即点划线,确定俯视图中正六边形所在外接圆圆心;然后根据正六边形边长即外接圆半径绘制出正六棱柱的俯视图;再根据“长对正”和棱柱的高度绘制出主视图;绘制45°辅助线后再依据“高平齐”和“宽相等”完成左视图的绘制;最后擦去多余的辅助线,描粗加深三视图。
通过投影屏幕演示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选出学生代表上台作图并让学生根据手中任务B完成三视图的绘制。学生绘图期间,教师观察学生的绘图内容,明确三视图的三相等关系,指派完成又好又快的学生去指导其他学生进行绘图,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规范的绘制三视图,加深学生三视图绘制印象,拉近学生与组员之间的感情,并且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
完成绘制后,每个组长根据蓝墨云班课中教师下发的绘图任务及评分标准对组员的任务B作品进行评分,组员对组长进行评分,并选出每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传至蓝墨云班课。教师通过投影屏幕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对学生在作图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2.3 活动探究3——正六棱柱的表面取点
根据例题找出点M的三面投影。教师带领学生思考我们最初对棱柱进行的分析是什么,就是把六棱柱剖析成一个一个平面来分析的,因此,点的投影也不例外。首先找到点所在的平面,对平面的类型进行分析,就能找到点M所在面的三面投影,最后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找出点的三面投影,完成作图。
接下来布置任务,派学生代表上台完成任务C,其余学生在任务书上完成任务C。教师随时查看学生绘图情况。绘图结束后,教师对上台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对其余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纠正,及时给与反馈。
3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评比加分,根据每组程度的不同有层次的进行指导。以总结性的话语引导程度较好的学生进行总结;引导程度较差的学生参考黑板板书或者任务书进行总结、学生自主求助组员或者其他同学帮助总结等。这样既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们增强团队意识与竞争精神。
[1] 王晓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9):111-112.
[2] 邱清华.活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4(09):98-100.
Application of activity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Li Dengchu
( Zhengzhou City Rail Transit Specialized Secondary School, Henan Zhengzhou 451152 )
In view of the poor teaching effect of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 activity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adopted. It increases the interest of course and creates a learning atmosphere from shallow to deep. Taking the course ‘Three-view drawing of prism and selection of surface poin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activity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drawing.
activity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secondary vocational; mechanical drawing; three-view drawing
G30 TH126
A
1671-7988(2019)08-244-02
G30 TH126
A
1671-7988(2019)08-244-02
李登矗 (1990-),女,硕士,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金项目: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信息化+项目教学”在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10.16638/j.cnki.1671-7988.2019.0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