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
2019-11-27刘正书
刘正书
(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中学 湖北 大冶 435100)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本身就对于其他的学科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对于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符合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 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1.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讨论平台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并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完成知识的探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学习能力,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小组 合作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上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同时可以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保持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的空间。
例如:在《背影》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着急让学生认识生字,或者阅读课文,不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之后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不会的生字标注出来,然后在小组中共同解决,所有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查阅字典,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小组合作走向深处
好奇心是每个学生都会具备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好奇心出发,借助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优先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白杨礼赞》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扬白杨不平凡的?作者反复白杨的意义何在?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探究,一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并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之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反复地阅读课本内容,查阅资料,对于第一个小问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主要是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象与内在气质三个方面赞扬的。之后学生们继续探究得到了第二个问题答案:白杨树象征着抗日军民的形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形的养成了合作意识。
3.构建具体教学情境,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完成
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轻松地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高效地实现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优化。教师合理的运用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资料的查找与收集,促使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最后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其他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与解答。
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过程中,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不妨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桃花源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文言文的具体内容,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文言文字词句的解释,之后探究为什么桃花源找不到了,为学生的课下学习留下疑问,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深入思考。
4.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借助视频或者音频的方式学习更多的知识,并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毕竟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肯定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缺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例如:在《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闻一多当时演讲的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并让学生品味感悟,并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思考,之后教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演讲,领会闻一多爱憎分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忽视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适应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好的完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