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2019-11-27吴乐安
吴乐安
(浙江省东阳市六石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 东阳 322100)
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入学阶段的适应问题。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需要有一个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的阶段。在幼儿园阶段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的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后能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而对于入学没有心理准备的学生,在入学以后,面对新的教学环境、许多同龄的陌生的新同学、陌生的教师,难免会出现害怕、焦虑等心理问题。
1.2 学习方面的问题。小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面对比幼儿园复杂的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知识难,慢慢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逃学、不遵守纪律等心理问题。面对考试时,由于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没有信心,会出现怯场、过于担心、内心颤栗等心理问题。
1.3 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小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新同学,由于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的经验,在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性格内向的小学生,由于在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内心里会出现交流障碍,苦闷、性格孤僻、郁郁寡欢等心理问题。其次,性格比较开朗的小学生,由于不懂得正确的交往的方式,在与其他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于自我、狂妄自大、不尊重同学等心理问题。
在与教师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对小学教师陌生,再加上年龄上的差距,导致小学生在师生关系上出现,不尊重老师、害怕老师、压抑等心理问题。
1.4 意志方面的问题。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在面对困难时往往找不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和途径。因此,小学生在意志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迷茫、焦虑、烦躁、害怕甚至厌世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
1.5 早熟的心理问题。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早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面对人体发育第二阶段的特征,小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自身的生理问题,难免会出现害怕、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面对两性关系,由于对两性关系方面的知识与意识缺乏,难免表现出“早熟”的问题。
2.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2.1 小学生自身的因素。受遗传因素以及伴随身心健康成长地心理需求,是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先天智力低下,身体残疾、相貌丑陋,易受到来自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2.2 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不全面,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积累少,对自身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认知以及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学校过于看重升学率,给小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合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小学生太多的关心与爱心,导致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小学生对待教师出现不尊重教师,不注重学习的心理问题。
2.3 家庭方面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在对待小学生方面过于严厉,对孩子任意打骂,导致小学生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家庭关系不和谐,导致小学生没有一个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家庭环境;家长对于子女过于溺爱,导致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忽视。
3.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3.1 学校重视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的方式,有助于通过学校与家长沟通与合作的方式,及时发现与正确对待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身心健康良好的成长。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以及鼓励各年纪班主任与小学生家长积极沟通的方式提高家校合作的互动效率。
3.2 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课堂。为了更好地落实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学,学校可以通过设计心理健康课堂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学习与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正确对待自身的心理问题。
3.3 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学校通过与家长合作的方式,让小学生家长认知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让小学生家长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3.4 培养学生自主心理调节能力。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的进行心理调节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对小学生灌输一些有助于缓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做游戏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学生自身的心情变得愉悦;培养小学生在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解决难题;培养小学生与他人交谈时,满怀信心与勇士。
总之,为了学生在小学阶段身心健康获得良好的成长,我们需要走进小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并帮助小学生解决存在于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拥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