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研究

2019-11-27刁玉萍

文学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专题研讨文言文中华

刁玉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立了“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1]并且从该学习任务群的名称中可以看出学习的材料内容范围,即学生所学习的文本内容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该学习任务群的名称及目标,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文章从学习该任务群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措施出发,基于个人的理解提出一些观点。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口号开始,到如今,学生普遍使用白话文,但是却极少学习、使用文言文,然而,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言文,文言文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加深学习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古汉语实词、虚词、特殊句型等;但由于缺乏整体性的学习,学生可能会出现不能将学习到的文言文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情况。在这个时候,学生再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并对专题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讨,同学们可以深入感受文言文的特殊魅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之一便是“阅读应作读书笔记。”因此学生在学习该任务群时,会受到古代优美的诗词歌赋的影响,从而会不由自主的将优美词句圈画出来并进行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不断积累,帮助自己梳理这一学习任务群中所学习到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这也是学生思考记忆的过程,也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该任务群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让学生逐步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学习、阅读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还明确地提出要“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2]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学生不断接触西方文化,这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刻、学习的也不够透彻。学生通过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进而慢慢的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与指引,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加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能够自觉抵制外来糟粕、腐朽文化的侵蚀;同时通过该任务群的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与认同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以不断丰富他们自身的精神世界。

二.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具体措施

(一)立足课文文本,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所选出的,每一篇都是经典作品,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蕴。所以,语文教师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时要充分挖掘与透彻分析每一篇文章,以引导学生学习,不单单只停留在对文言词句的解释上,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诵读,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对文章进行理解与分析,从而能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产生对话,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最终达到让学生不断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与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需要

高中的学生,随着他们知识的不断积累、智力的逐步发展、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他们对许多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知,教师在平时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书中所讲。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中,对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任务群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共同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从而为学生学习选修类任务群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选修类任务群,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差异性与层次性,鼓励个性探究的发展,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与学习潜能,做到“共性”与“个性”平衡开发。在设计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完成该学习的专题的一部分,通过学生一系列主动参与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该任务群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能有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校内、校外资源

现在是一个网络数据的时代,如今网络课堂已经成为学校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方便又灵活快捷,学生在上课前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简介等等,在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后,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观看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讲解,进一步补充、加深理解自己的认知;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课堂中与老师交流、共同探讨,创造一种“零距离”课堂的氛围,这也有利于有效整合的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

同时该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还要与校园内外的资源相结合,比如教师要利用好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与氛围;或者是学校可以组织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让学生聆听学习、思考内化;或者是开展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开展读书交流会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环境中熏陶感染学生,以这些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逐渐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以阅读为主线,读写一体

阅读会影响一个人素养中最基本的东西,正如在教学中,读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朗诵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作品以继续学习,从而反思自己、改善自己,逐渐养成内省和反思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发展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科书所选的课文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和古典诗歌,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我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的精髓,感受丰富的文化气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是最能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的学习方式。在任务群教学实施中,要想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主体性,可以通过把读写紧密联系起来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专题之后,老师可以布置写作的任务,让学生用写作的方式把他们的感悟、感想表达、展现出来,可以是写一首小诗,可以是写一些读后感,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深入体验,把写作作为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文学作品的新路径,以读促写,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高度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长期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选择合适的题目、教学点带入课堂,提高自身的分析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批判性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讨好”学生而把错误的材料带入课堂,能将学生所思所想的内容引导为应思应想的内容。为此,老师们要不断进修学习,加强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高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把握好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三.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但想要让学生在学习该学习任务群时,感受、理解此任务群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其所承载的功能,并与他们的审美取向相结合,还是十分不易的。因此,教师还需要设计和探索多种学习方式,并加以合理引导,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对于让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专题研讨文言文中华
文言文阅读专练
《伦理学研究》编辑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
结尾的深意、写法的突破与文化的追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下)
对照“故事” 梳理“新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上)
专题研讨嘉宾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