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2019-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6期
关键词:射门稳定性实验组

郝 纲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1 核心稳定性训练发展历程

核心稳定性训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它通常应用于医疗康复行业和竞技比赛中。有研究理论充分证明了稳定、强化和肌肉训练三者的必然联系,且相互之间具有明显的影响。核心稳定性训练受肌肉活性和肌肉力量的影响。身体躯干激活程度和肌肉收缩质量是产生力量的根本原因,继而保障脊柱的稳定和安全。这也充分说明肌肉产生的能力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作用,它能够维持力量的最大化生产。

身体躯干之所以能够保障稳定性,是因为运动任务丰富多彩的种类。同类型文章只对激活肌肉的重要程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肌肉的活性与产生力量成反比,一些在站立状态或行走状态下开展的训练是不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和体育项目运动的,如搬运货物或行李、拖拽等。此外,由牛顿定律的第三条可知,地面具有较强的反作用能力,与体重有明显的倍数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运动员的训练康复方案与患者局部疼痛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核心稳定性训练开展的生理基础有以下几点。(1)肌肉的整体系统及局部系统。肌肉的整体系统可以启发人体移动的动作,而局部系统能够与人体脊柱有效连接,控制并稳定每块脊骨的“工作状态”。所以,医学相关人士会对肌肉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制订不同的运动计划。肌肉会在不同环境下激活自身相应的能力,这也间接说明了一些肌肉是无法在所有训练中获得稳定,即整体性较强的训练容易导致肌肉出现失衡的表现,继而弱化了脊柱的相关功能。人体躯干的肌肉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功能单位,其水平根据任务的变化而进化。(2)机能激活的选择能力。在人体上肢不断甩动的过程中,激动活力因子具有明显的活跃习惯,由运动方向引导肢体改变,继而强化脊骨的核心稳定性。另外,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受不同中枢神经的控制,局部系统可以保障脊柱间的稳固,继而保障整体系统能够正常进行工作。(3)缺陷激活和萎缩选择。文献中常常应用整体系统来对肌肉活动进行解读,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因此,这也充分说明了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需要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稳定性训练。

在现代足球的发展过程中,行业内对运动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对抗性不断上升,这就增加了足球运动员在行业中的立足难度。所以,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训练需要不断完善,将自身的技巧和战术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才能够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传统的足球训练过分注重四肢的综合力量,忽视了核心训练力量。因此,必须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改善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培养手段,继而强化其成为运动员后的综合技能,以便在个人比赛或小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2 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主体及方法

2.1.1 实验主体 选取30名未进行相似训练青少年足球队队员作为实验的主体。将30名青少年分成A、B2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同时将这些青少年的体重、身高及年龄限定到某一范围,保障实验主体的参考条件对实验结果无较大的影响。

2.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一是文献资料法,即通过各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二是实验法。将30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以随机的形式分成2组实验主体,并对实验前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使差异值控制在0.05以内。在实验的过程中,还需要开展阶段性的辅助训练,并实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三是基于逻辑的总结分析法,即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提升实验的客观性。

2.2 实验设计

2.2.1 实验目的 将干扰因素加入实验组训练的各个阶段中,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相关变化值,继而得出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真实反馈。

2.2.2 实验器材 瑞士球设备、平衡设备等辅助设备。

2.2.3 实验主体的分组和分析 在实验开始前,不仅要对研究主体的成绩进行准确的测试,还需要对其身体状态进行审查。然后再随机分成2组,确定2组个人成绩是否存在差异。除了训练的内容要保持一致,还要在实验组增加固定时间、固定次数的核心稳定性训练。除此之外,不要进行任何附加训练。

2.2.4 实验控制 足球教练要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训练方案进行实践,杜绝出现大幅度的偏差。若不慎出偏差,要及时进行改善和调整,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以青少年身体的发育情况、机能适应性及训练的要求为基础,可以开展如下测试活动。

(1)大功率自行车训练。实验组需要在大功率自行车上进行固定时间的蹬车训练,并监控其心率。在此期间,体育教练需要不断地调整设备阻力,当阻力值达到相应标准后,即可计算实验组蹬车的圈数。(2)30 m加速跑训练。参与测试的人员需要穿上钉子鞋在气垫位置进行奔跑,完成2次测试,并记录2组成绩中的最佳成绩。(3)折返跑训练。参与测试的人员听到指令后,需要进行折返跑训练,完成2次测试,并取2组成绩中的最佳值。(4)颠球训练。参与测试人员需要两脚相互交替颠球,落地即为测试完成,每个人需要完成2次测试,取2次成绩的最优值。为了提升测试的准确性,需要在颠球时采用统一球具。(5)带球绕杆射门训练。参与测试人员需要带球过固定数量的杆后进行射门,射门后停止计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杆的间距需要控制在2 m内,需要设计8个杆即可,出发点距离第一杆的间距需要加长一点,为受训人员调整自己的状态预留时间和距离。(6)凌空射门训练。参与测试人员需要站在教练指定的位置,由教练抛出测试高度,参与测试人员需要加速奔跑并进行凌空射门训练。每个人需要完成10次训练,记录受训者进球的数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具体概念

上文已经对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但并没有明确其具体的概念。我们可以尝试以生物力学为出发点对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定义,即运动中躯体肌肉及骨盆的稳定形态,能够为四肢运动创造良好的支撑点,这也充分说明了其在足球训练中的重要地位。

3.2 在足球行业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相关应用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各种体育运动都开始朝着多元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足球项目亦是如此。在时代变更的环境下,足球训练手段、训练模式、训练器材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传统的训练模式是不能够满足技巧和战术的多维度训练的。以力量的角度出发看待足球,可以发现足球主要就是2组人员在竞赛中争夺足球,并进行传球、冲撞及射门等活动,能量决定的对抗中的一些。传统的训练手段及方式仅仅可以在平稳的地面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训练,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环境,因为必须要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养和技巧知识,这就为核心稳定性训练提供良好的融合契机。如果将力量看作是建造高楼的框架,那么核心训练得到的力量就像是楼的地基,再坚固的框架也需要地基进行稳固。核心稳定性训练通常是在变化环境下完成相关训练的,如训练凌空射门、头顶球射门等技术系数较强的动作,这些训练都需要青少年摆脱重力的羁绊,在动作完成时找到新的支撑点,继而更好地完成相关动作,缩小青少年的体力损耗,降低青少年发生肌肉拉伤的频率,扩大输出结果和训练效果,提升进攻、传球的有效性。换句话说,核心稳定性训练就是将不完整的青少年足球训练进行完善。

3.3 实验成绩比对分析

通过记录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成绩要比对照组的成绩较为优异。对照组青少年的各项训练结果如下:大功率自行车训练的综合成绩为7.92s左右,折返跑训练的综合成绩为33.10s左右,带球绕杆射门的综合成绩为10.30 s左右,凌空射门的综合成绩为10.30 s左右。且射门平均次数为6个左右。实验组青少年的各项训练结果如下:大功率自行车训练的综合成绩为7.72 s左右,折返跑训练的综合成绩为31.30 s左右,带球绕杆射门的综合成绩为9.20 s左右,凌空射门的综合成绩为10.30 s左右且射门平均次数为8个左右。由此可见,虽然参照组在同样的训练时间内,也获得了相应的能力提升,但仍与实验组的成绩相差较多。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升青少年自身的稳定性,帮助青少年在重心不断偏移的训练中掌握平衡,继而真正的领悟某项技巧或技能。以实验中的凌空射门训练为例,在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练习时,仅需要青少年在地面进行定点射门,无法摆脱空气的相关影响。但从实验组的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8周实验时间内,青少年已经可以在失去重心的非稳定状态基本控制自身身体,维护动作的协调性,增加了踢进球门的命中概率。

4 结论与建议

传统的足球训练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青少年训练的个性化需求,需要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加入其中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这种训练也可以将自身的优越作用发挥出来,在核心训练各个时期进行深入,继而锻炼青少年的体质,培养其技巧和战术。

猜你喜欢

射门稳定性实验组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弱电网条件下V2G充电桩的并网稳定性分析与改进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水平三足球——脚背正面射门教学方法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