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研究

2019-11-27郭良志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6期
关键词:海南省师资队伍体育教师

郭良志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小学体育是推动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根基。然后,学校体育课程开展的好坏,起主导作用的就是体育教师。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石、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影响着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海南省12个市县进行实地调研、访谈,深入了解小学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和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提出一些改变海南省教师队伍现状、提升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改善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议,旨在推动海南省小学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海南省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中关于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和建设的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师的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针对海南经济实力薄弱、教育水平相对偏低、体育教育相对滞后,山区、农村小学比较多,重点有计划地阅读了国内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师的建设文献资料,借鉴一些同等水平城市的建设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1.2.2 访谈法 通过与海南省12个市县的一部分小学校长、体育组组长、体育教师、学生及地方体育股股长的交流和访谈,对我海南省小学体育课程开展情况和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

1.2.3 实地考察法 通过实地走访海南省12个市、县的一部分小学,观察小学体育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南省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2.1.1 师资队伍严重短缺、教师负担重根据走访调查发现,现阶段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大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基本上能够满足学习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但其他市、县小学体育教师相对比较短缺,尤其琼中、白沙、保亭等地区小学体育师资严重不足,如一个拥有1500多名小学生的学校仅仅有2~3名专任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短缺必然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在整个教学中疲于应付,根本无从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乐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差,本该趣味十足的课堂变得枯燥无聊,长此也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无法高效地进行学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2.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低 目前,海南省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男性教师多、女性教师少,结构趋向老龄化。从学历上看,高学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偏少,低学历的老教师偏多。从专业水平上看,优秀的年轻教师少,尤其农村小学体育专业教师更趋于严重化短缺。很多学校依然存在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兼职体育教师,课堂依然保持20世纪体育课程的“放羊式”教学模式,教师发给学生一部分器材,自行开展活动,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校体育,如何开展学校体育,对体育学科认识浅显,知识体系薄弱,专项技术能力不足,这样的师资队伍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小就扼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极其不利于小学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海南省小学体育教师还存在着流动性强的特点,一些专业理论扎实、专项技术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很快被调到中学,给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农村小学,调动更为明显,造成农村小学本不多的优秀体育教师流失,给学校体育教学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无形中加大了在职教师的教学任务

另外,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大量的教育事业编制被占用,学校行政岗位过剩,教师短缺,比例严重不协调,导致学校想招人却又没有编制留给年轻、高学历、专业性强的、有活力的年轻人,大批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流失,不能真正地学有所用,真正为教育服务,这也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滞后制度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改革,需要让有能力的人更好地为我们的学校体育服务,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

2.1.3 体育师资地位低,学校重视度差通过调查发现,海南省体育教师地位相对比较低,大部分学校忽略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忽视了体育教师的作用,认为体育教师可有可无,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谁都可以上,再加上体育不作为任何考核的标准,不像语文、数学那么重要,好与坏没有任何影响,导致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度低,仅仅为了应付国家、省级的检查。体育教师在学校没有存在感,积极性差,动力不足,待遇差。长此以来,学校体育开展与不开展,课程上的好与坏都一样,教师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

2.1.4 体育课程开设和实施不统一,有一定的偏差 从1997国务院就发文提出小学1~4年体育课程需要开满4节,5~8年级开满3节,进入21世纪,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又多次发文要求中小学不但要开满体育课程,同时要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据调查发现,学校课表上都明确安排体育课程,但实际大部分学校是面子工程,实际课程经常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现象非常明显,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极端不好的影响,学生认为体育课就不是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无所谓的负面思想,导致学生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体育课程成为名副其实的摆设。这种现象导致学校体育根本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更不要说每天课外1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这恰恰是现在制约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缓慢的关键所在。

2.2 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2.2.1 配备专业体育教师,引进专业带头人 调查结果显示,海南省小学体育教师相对短缺,尤其山区农村小学,急需一批有活力、积极性高的专业体育教师。建议教育厅适当增加一些小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招聘一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解决专职教师不足的状况,剔除保安、其他语文等教师代课的不良现象,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引进一些专业能力强、思想开阔、有干劲的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和方针,带领学校体育教师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水平强的体育师资队伍,形成一套完善、优化的教学体系,推动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

2.2.2 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对体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应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尽量做到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以少数老教师、多数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老教师引领团队,指导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占核心地位,青年教师新生力量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师资团队。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女性比例严重偏低,还应注意提升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

2.2.3 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高度重视体育课程 首先,教育厅和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做到体育学科与基础学科同等对待,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改变对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科特点,让体育教师真正有存在感,成就感。另外,抛弃小学教学中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课程为辅,语文、数学教师地位高于其他教师的扭曲现象,让教师享受同等地位,保障体育教师的基本权益,重视体育教师所做的贡献,确立体育教师的地位。从心里让学生和其他课程教师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无稽而谈。倡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中,让其真正体验体育带来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快乐,感受到体育独有的魅力。另外,体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而且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所以,为了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不再仅是课表的体现,不再是谁想占用就占用的课程。建议将体育科目成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而不是“走过场”,真正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

2.2.4 稳定师资队伍,建立继续教育体制,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稳定师资队伍,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奖励一些工作中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的体育教师,摒弃那些论资排辈的不良习惯,竞争上岗,鼓励有能力者、素质高、愿意做事的教师担任相应职务,提高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整个教学队伍的活力,提升教学质量。其次,要多关心年轻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给予帮助,让其有家的感觉。最后,教育局应尽量减少大范围、多人数的调动工作,尽量采取学校内自我培养、深造、引进的方式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建立良性的继续教育机制,鼓励教师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融入日常工作中,而不是纸上谈兵。首先,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主管领导重视教师的再教育,多组织校内体育教师走出校门,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而不是应付差事、混日子的继续教育方式,尽量减少大批不同学科教师集体3~5 d的短期培训,不仅浪费大量的资金,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建议可以安排体育教师1学期甚至1年时间的长期学习培训,让体育教师真正在培训中收获知识,专业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学校多组织体育教师去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参观,沟通交流,汲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拓宽教师的视野,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放羊式”教学模式。再次,定期邀请一些行内的专家来学校授课、交流,了解体育发展的新动向,把握体育发展的方向。最后,省、市、县教育部门多组织开展一些教学比赛和专项技能比赛,以赛代练,以练推动教学水平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别体育赛事的裁判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自身能力。

海南省一些农村山区小学,运动操场不足、器材短缺,让体育教师无用武之地,无法正常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长此以来,必然会造成一些体育教师的流失。因此,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是促进小学体育发展的关键条件,也是避免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因素。

2.2.5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爱岗敬业精神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举止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正所谓“为人师表”,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自身要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教学生;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必然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因此,加强对教师队伍师德的建设不仅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可以提高国民饿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教师积极性,强化个人爱岗敬业精神,让体育教师真正爱上学校,爱上学生。

3 结 论

注重引进年轻有活力的专业体育教师,加快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重视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稳定师资队伍,建立长期有效的继续教育体制,提升教师的知识体系;完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猜你喜欢

海南省师资队伍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