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养娃记
2019-11-27张西蒙
□ 张西蒙
“留学博士”“赴美追梦”“收入可观”,这些对于许明哲和崔伊娜夫妇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真正让他们有成就感的,是为35 个特殊孩子建起一座港湾,成了他们口中的“许爸爸”和“崔妈妈”
在拿到韩国知名大学纳米高分子材料博士学历后,许明哲携妻子崔伊娜千里迢迢赴美追梦,在大洋彼岸开起儿童辅导班,收入相当可观。夫妻俩双双拿到美国绿卡,事业家庭顺风顺水,妥妥地成了众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夫妻俩选择放弃这一切,来到山东青岛的山村里,办起了特殊儿童照料中心。8 年来,他们花费300多万元,收留了35 个来自困难家庭的特殊儿童,免费帮助这些患有孤独症、唐氏综合征、肢体残疾、精神障碍的孩子们康复、学习,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许爸爸”和“崔妈妈”。
女儿的一场大病,让他们投身公益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中心区域,396 省道向南500 米,有一幢花岗岩砌成的二层建筑,这里曾是当地的一个旧厂房,而今则是一家特殊儿童照料中心。照料中心的创始人就是许明哲。
在刚刚建起的烘焙房里,许明哲正在烤蛋糕,他皮肤黝黑、略显瘦削。打鸡蛋、切紫薯、混合材料……操作台前,他的动作娴熟而干练。时不时有几个孩子进来观看,他也都耐心地教孩子们每一个烘焙步骤。
“之所以在照料中心做烘焙,是因为现在中心有好几个18 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在社会上不好就业。我想做一个烘焙房,一方面给孩子们的菜谱换换花样,一方面也让这些孩子有份工作,哪怕只是扫扫地、贴贴标签。”许明哲参考了一些国内特殊儿童做烘焙的案例,打算试试水。
许明哲今年47 岁,老家在黑龙江五常市,妻子崔伊娜是韩国人。许明哲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本科毕业于延边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经指导老师介绍,认识了崔伊娜。本科毕业后,他前往韩国留学,最终取得纳米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
按照惯例,博士学历的许明哲本来可以继续搞科研,成为业界大拿,但他却在毕业后拖家带口前往美国,开了一家课外辅导班,一边教孩子们理化知识,一边投身公益事业,经常到福利院、敬老院做志愿者。
“19 年前博士在读期间,我15 个月大的女儿因高烧休克。”当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并告诉许明哲就算孩子醒过来,十有八九也得落下残疾。作为父亲,面对病重的孩子,他只能默默祈祷,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孩子能活下来,他将尽可能地多做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或许是许明哲的善念起了作用,经过医生的抢救,他的女儿不仅醒了过来,而且最终完全康复。
放弃美国绿卡,回国办特殊儿童照料中心
2004 年,博士毕业后的许明哲带着妻儿去了美国,凭借自己的优势开起辅导班,多的时候一小时有近200 美元的课时费。为了攒钱,他坚持每天上课,周末的课更是从早排到晚。
经过多年打拼,夫妻俩拿到美国绿卡,成了众人羡慕的“人生赢家”。2010 年,许明哲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再加上妻子崔伊娜在韩国有家族农场和房产,每年有些租金,夫妻俩对曾经“如果孩子醒来,尽可能多做善事”的念头有了新的想法。那一年,许明哲向妻子提出回中国建一所特殊儿童照料中心。
“我的妻子也是个热心公益的人,她会弹钢琴,经常去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但当许明哲向崔伊娜提出要放弃在美国的生活时,她也犯过嘀咕,最终还是决定支持丈夫。
“特殊孩子比一般人更敏感,自然环境、人的友善度对他们很重要。”在美国的6 年里,许明哲始终在为这份公益事业做准备。他到处打听福利院、特教中心的消息,每发现一处,不管距离多远都要亲自前往考察、做志愿者。
主意敲定后,许明哲一个人回中国选址。他背着包,从黑龙江出发一路到云南,逛了哈尔滨、北京、青岛、苏州、上海等七八个城市。“在青岛,我从栈桥坐公交到雕塑园,感受到这里风景美,人也热情。”来青岛头一天,许明哲就爱上了这个城市。经过一年的准备,“同行之家”特殊儿童照料中心于2011 年正式在青岛开放。
8 年花300 多万,“他们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从早上7 点半开始,许明哲和崔伊娜要忙到晚上7 点以后才能坐下来休息,一年到头没有周末,只有4 周的寒暑假。赶集买菜、给孩子们洗澡、修修补补……尽管有专门的厨师、生活老师、清洁工,但许明哲和崔伊娜总是闲不住,看到别人忙活就去搭把手。
在他们眼中,“同行之家”的35 个孩子就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员工就是兄弟姐妹。“一家人,不分你的我的,有活儿就一起干。”许明哲双手插在凉水里,洗着一大盆蛤蜊,这是当天午饭要用的食材。“有几个孩子特别爱吃蛤蜊,夏天的时候,我就隔三差五买给他们吃。”
35 个孩子,加上员工和陪读的家长,许明哲和崔伊娜每天免费提供50 多个人的餐食。孩子们入园,除住宿费外,无论书本、零食,还是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一分钱都不必掏。许明哲说,“同行之家”平均每月的开销超过3万元,8 年来总开销超过300 万元。这笔费用一部分来自许明哲夫妇的积蓄,一部分来自他们在海外房产的租金,还有一部分来自社会捐赠。
“他们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如果没有他们,我都不敢想象我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在中心的食堂里,王丽(化名)刚打扫完卫生,她的孩子叫亭宇(化名),有智力缺陷,已经在“同行之家”生活了4 年。王丽来自山东济宁,家境贫困,亭宇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要打工挣钱,没时间照顾孩子,那时候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行为也变得非常极端。“同行之家”给了我工作机会,让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王丽说,4 年的时间里,在许明哲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亭宇的情绪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还学会了打架子鼓。
当他们老去,“只希望有人能接手干下去”
在“同行之家”的特殊孩子,虽然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踏入社会,但至少可以快乐成长,孩子们也会感到被重视、被关怀。
“他们刚来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许明哲说,很多孩子初来时几乎不与人交流。“有个叫浩浩(化名)的孩子,今年7 岁,患有孤独症。”许明哲说话间,浩浩正在给前来参观的爱心人士表演唱歌,“两年前刚来时,很少见他说话,更别提唱歌了。那时候他还老哭闹,想要啥也不表达,上来就哭。现在一般不哭了,有什么事情也会主动跟我说。”
在“同行之家”,浩浩并不是特例,孩子们来这,或多或少都有转变。每天上午崔伊娜发零食,孩子们会把自己拿到的零食和别人分享;有个男孩跟着许明哲去买菜,用自己的零花钱给许明哲买了个糖葫芦;午饭时,一个13 岁的唐氏综合征男孩和许明哲说起了悄悄话,说挣了钱要给“许爸爸”、“崔妈妈”买大螃蟹吃……所有这一切,许明哲和崔伊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不久前的父亲节,“同行之家”的孩子们自发组织了一次庆祝活动,他们合唱了一曲《父亲》,送给许明哲,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还给许明哲和崔伊娜写了感谢信,这让许明哲夫妇倍感意外。
“许爸爸,没有你,我不能学到这么多东西。我学会了架子鼓、箱鼓、非洲鼓和象棋;还会跟你一起修桌椅。”“我特别喜欢这里,许爸爸,在这里可以和小朋友画画,还有好多衣服,还有你给我们做的蛋糕。”“许爸爸、崔妈妈,你们一定要在这快快乐乐生活,谢谢你们陪我长大,我要永远永远照顾你们”……在信里,孩子们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着对许明哲和崔伊娜的感激。
谈及未来,许明哲夫妇还是希望将“同行之家”继续做下去:“我和妻子总有一天会老,会干不动,只希望有人能接手干下去。”孩子们无忧无虑地成长,是夫妻俩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