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警方“亮剑”电信网络诈骗护好百姓钱袋子
2019-11-26
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突出问题,青海省公安机关成立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动处置中心,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动处置中心成立以来,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08起,冻结涉案银行账号3863个,冻结涉案资金8702.04万元,查询涉案电话3567个、银行账号4509个,封停各类违法电信业务253个、关停涉案电话号码896个、拦截非法主叫号码1886个。
合力攻坚整体作战打好反诈“组合拳”
“您好,这里是省反诈中心,您是不是接到了一个冒充公检法人员的诈骗电话?请不要汇款……”在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反诈中心,几乎每天都有四五十个劝阻电话拨出,中心全体民警尽可能为事主挽回损失。
2016年年初,青海省公安厅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反诈中心建设联席会议,部署青海省反诈中心建设,并向各市、州公安局下发通知,明确了建设目标、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职责功能、推进计划、工作要求等内容。同年9月,青海省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动处置中心成立,该中心整合了各類社会资源和公安机关优势警力,采取公安、通信运营商、银行一体化办公,构建起一个反电信诈骗大平台,具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警情处置、诈骗中止、调查取证、抓捕审讯、移送起诉等功能,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2018年7月9日,反诈中心接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陈某被他人通过QQ号冒充领导骗取30万元的警情。接警后,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反制,迅速开展账户查询止付,根据资金流及信息流开展涉案资金逐级研判查,询追至第三级涉案账号,最终成功拦截被骗钱款。
目前,青海各级公安机关形成了省厅部署、地市督导、县局操作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对于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集中最优势的警力、调集最强的侦查技术专家和装备器材,统筹全部的侦查资源,合力攻坚、快侦快破,不断提升整体作战效能,及时消除社会影响,全力保护群众财产不受侵害。
以快制快精确打击打造反诈“隔离带”
“尽管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但电信网络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和形式不断更新变化,互联网刷单类诈骗、网购退款诈骗、网络贷款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等新骗局表现突出。”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反诈中心主任表示。
3月16日,西宁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报警,受害人张某称其接到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以受害人快递丢失要向其赔偿为由,骗取受害人34万元。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案后对案件进行了初查,发现该案作案窝点位于江西省,刑警支队立即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研判,赶赴江西赣州于都县开展工作。专案组历时38天,最终打掉了这一长期实施电信诈骗团伙,并将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押解回西宁。
近年来,青海省公安机关紧扣一个“快”字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反制,第一时间做到“案件止步”“款项止付”“号、网封停”,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创新侦查打击方式,着力提升打击整治整体效能,既打境内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又打境外活动侵害境内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既打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又打灰色产业链条,形成了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
加强宣传堵塞源头筑牢反诈“防火墙”
近年来,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会同青海省通信管理局、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各大商业银行及通信运营商,多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人人识诈骗、人人懂防范”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中,各地公安机关创新宣传形式,制作横幅、年画、宣传展板,分发宣传彩页、在露天显示屏播放宣传视频,并在公交车、出租车的宣传屏幕上滚动播出有关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宣传内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发布权威预警。共发送防骗公益短信2000万余人次,让群众及时知悉诈骗活动新动向、新趋势,有效增强了宣传针对性。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在不断加强打击整治力度的同时,深入推进防骗宣传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切实发挥好“事先发现、事中阻断、事后打击”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开展防范宣传,帮助群众识别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在百姓心中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同时,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打好反电信诈骗人民战争。
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反诈宣传,目前全省上下形成了较为浓厚的专项行动氛围,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人民群众防骗意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