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乡主题活动实施中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的方法
2019-11-26黄映治
黄映治
【摘要】幼儿园的学习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应当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利用本土资源开发适宜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支持幼儿在课程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幼儿与物的互动、与人的互动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支持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有效利用渔乡资源,构建传承有温度的渔乡特色主题课程,支持幼儿主体性发挥,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本土资源;幼儿园课程;渔乡文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幼儿园的学习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及“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的有利条件,丰富和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挖掘本土资源与主题活动课程的融合,是幼儿园对家长和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更是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一、幼儿与物的互动,满足幼儿主动发展需求
渔乡文化是人们从事渔业生产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同时渔乡文化又是我们家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支持幼儿主体性发挥,师幼互融构建本土主题课程,幼儿在学习中形成经验回馈到生活中。在为期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本土资源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融合中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实践研究,我认为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中给予幼儿与物的互动、与人的互动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1.提供适宜材料,为幼儿操作游戏做好保障
通过渔乡资源的收集,包括渔乡产业如:海洋捕捞、水产加工、船舶修造、渔网编织、冷冻厂、海味副食开发公司等,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孩子提供能运用感官、通过与物互动进行探索的条件。爱玩好玩的幼儿总是会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种种反应,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在渔乡资源的利用上,不仅仅在于物的收集和把玩,还应注重为幼儿提供他们可参与互动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迁移进游戏的“环境”,以满足幼儿主动发展需求。如,各区域材料投放以主题活动延伸以及生成的材料为主,逐步丰富和更新:有“织渔网”、装饰海产(贝壳、鹅卵石、小鱼图片)、枳的一物多玩、绘制幼儿园和家乡的地图等,从孩子兴趣和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发孩子主动游戏、主动探索、自主得出结论。又如迁移渔乡劳作和渔乡生活情境进入幼儿的游戏中来:海岸净摊队、起鱼、捕鱼等。满足幼儿主动发展需求,更为积極地提升了本土资源利用于课程的价值。
2.鼓励独立创作,为幼儿大胆表现提供支持
与物的互动还应包括对物的再创造。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均能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且极愿展现自己此方面的能力,基于幼儿的这一特性,利用收集来的渔乡物品支持幼儿独立再创作,幼儿的积极表现得到鼓动和支持。如“枳”的利用。中班的美工区用枳替代笔用于刮画创作;大班操作区未织完成的网倒挂形成垂吊状,用于渔乡美景布展背景;结构区建构家乡风景,拍照后做成相框美化区域;语言区利用渔乡风情风俗进行播报,孩子们主动搜罗资料、畅所欲言,亲自动手验证的同时,品尝到成功的硕果,也进一步激发了探索欲望。
二、幼儿与人的互动——支持并促进幼儿探索学习
1.以兴趣点抛出问题,支持幼儿主动探索
兴趣是探索的老师,更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支持幼儿对兴趣点进行挖掘和实践,能快速集中幼儿注意力,发挥主体性。
在“雾蒙蒙”活动中,首先以闽南特色的“回南天”引入(事先在回南天的时候,我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幼儿有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观察。孩子们结合在回南天里的经验,议论纷纷,有的小朋友甚至说出了因为天气太热,墙壁都流汗了。此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冬天、春天下半夜或清晨时分,地面温度降低,较热的空气在靠近地面时遇到冷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会形成小小的水滴,分布在空中,形成了雾。
2.在同伴之间交流经验,助力累计更多的经验
集体活动中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是主动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资源,集体交流分享易于被接受,同伴之间的交流往往能激起探究实践的火花,同伴间信息交流能促进知识经验的有效增长。
闽南谚语“日报一、瞑报七、黄昏报三日、鸡鸣报十一”(闽南语意思起风时间与寒冷周期长短的关系)。科学活动“渔乡的冬天”,孩子们除对渔乡劳作进行表述外,竟意外地提及这段谚语。“早上起风就会冷一天;半夜起风会连续冷三天、傍晚起风会连续冷三天、凌晨起风会连续冷十一天”这是我奶奶说的,伊芯特别骄傲提及。孩子们对此表示要验证,他们有的回去问家长、有的进行了寒冷天气记录……于是家乡的冬天各类信息在孩子之间交流传播:语言活动“闽南谚语”、科学区“气象记录”游戏、语言区“天气播报”,关于渔乡的冬天,孩子们说了算。
3.以预设后的生成活动,推进主动探索欲望
渔乡主题活动为支持孩子主体性发挥,生成活动需要占有一定的比例。满足孩子的延伸欲望,支持孩子的探索学习。在不断的预设和生成之间,支持引导孩子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经验。
在艺术活动“祥幼小花园”活动中我让小朋友以写生的形式进行,引导幼儿观察花园的外形,和花园里的东西,小朋友们个个都认真地观察着,开始创作时,很多小朋友都根据老师描述的进行绘画,很多作品呈现的都是很平面很直观的作品,在小朋友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俊裴小朋友已经摞了好几个地方了,我轻轻地走过去,没有打扰他,只见他每摞一个位置就把那里的东西画了下来,沿着祥幼小花园的地形画,我问他,俊裴你画什么呢?花园里怎么没有花啊,他说,老师我在画地图呢,还指着画上的地方跟我讲述那里是花园里的哪个部分。
这个活动引起了我的反思,指南引导我们做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做的是给予幼儿主动学习的空间还有能力上的支持。在活动中,我以口头的形式跟幼儿说出了小花园的外形,很多的小朋友就沿着我表述的景色进行绘画,限制了孩子的想象,俊裴小朋友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呈现的是与老师想象中不一样的作品,由此可见,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幼儿去自己想象创作,我想获得的会是不一样的惊喜。受了这个小朋友的启发,我把活动延伸成了绘制祥幼的小地图,在美工区,引导幼儿对祥幼的各个角落进行绘制。
4.关注个体差异,支持幼儿在原有能力上得到成长
因为生活环境及个人能力的不同,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特点也不尽相同,不可一概而论孩子能力,更应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给予幼儿在能力水平提升上的引导和支持,使得幼儿能力和自信在得以良性循环。
如在“运冰”中,我根据每位幼儿的自身发展特点和水平进行相应的支持和引导。手眼协调性好的孩子,我建议他参与“制冰厂”的工作,快而准的排盘使他获得游戏满足感;上下肢动作发展好的孩子,建议他参与“运输车队”中,用自己发达的上下肢动作,减少等待时间,为同伴们的游戏增加机会;自制力好的孩子,建议到“碎冰厂”工作,她能带动孩子们沟通游戏链。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当他们所熟悉的大人的劳作场景成为游戏时,他们能找到发挥的位置,能力和自信同样得到满足,对渔乡游戏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使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5.以教师能力提升,保障幼儿学习成长
在活动执行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活动设计、个案观察、一课三研等多种形式参与,针对在如何讓幼儿的主体性发挥的思考,老师要全面把握《指南》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做好整合工作,形成具体方案,保证按照正确的方向来选择“本土资源”的内容;另一方面,根据方案的条框,挖掘与之相对应的“本土资源”。
比如,在《美丽的大海》美术活动设计生成的过程中,选择“本土资源”中与制作有关的美术类别,针对幼儿年龄特点为更好发挥幼儿主动学习这一命题,挖掘了本土的景观资源、物质资源,设计了“美丽的大海”这一手工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感受大海的美丽后,围绕“美丽的大海”这一主题结合泥塑和辅助材料(本土物质资源)进行创作。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感受和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活动中想要幼儿主体性发挥得到理想的结果,在设计时教师必须对教学的方法和能力予以创新,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法;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创设适宜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的施教之功多用在“激励”“启发”和“调控”幼儿学习和活动上来。
渔乡的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美丽的、丰富的自然生长环境,渔乡风俗、渔乡风景、渔乡风情、渔乡美食、渔乡物产、渔乡乡贤……这些都是幼儿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知识经验。从孩子的兴趣点切入,激发幼儿主动走进本土资源的愿望,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在主题活动中的作用,构建幼儿自主与环境、材料、同伴相互融合的学习与发展模式。树立幼儿本位发展的儿童观,关注幼儿与物的互动、幼儿与人的互动,多方位充分挖掘渔乡资源,融入主题活动的开展,融入幼儿的学习游戏中,从而支持幼儿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有效利用渔乡资源,构建传承有温度的渔乡特色主题课程,支持幼儿主体性发挥,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