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化”为线,织生态英语课堂
2019-11-26沈颖
【摘要】学习英语离不开文化学习,文化体现在英语词汇、口语、句型、语法、写作等各个方面。本文以英语文化为线,对生态英语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生态课堂
【作者简介】沈颖,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
很多时候,英语课堂上对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等讲解时,很少涉猎过多的英语文化知识。文化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英语课堂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如对于某一个单词,既要关注单词的识读、记忆,还要了解单词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意义,增强学生对词汇的全面理解。为此,以英语文化为线,就如何搭建生态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英语教法,关注文化知识背景的渗透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英语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要适度融入英语文化,让学生了解英语背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英语的熏染。英语文化知识的挖掘,教师要从语言文化背景入手,展现中英文化语言交际的差异性。在学习“A good read”时,对于该文选自《格列佛游记》的“小人国”。在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围绕外国文学作品展开讨论。询问学生读过哪些外国文学,哪些作品最有趣?Which stories have you read?Why do you like it?如很多学生读过“Alice in wonderland”“Sonw white”“Cinderella”等书籍。然后,教师展示“格列佛游记”封面,“Have you read this book before?”,如果有请简要介绍该书。教师可以围绕该书,对其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书中所描写的“小人国”情景,其实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抨击,揭露了英国政客不关心民间疾苦,却对一些小事钩心斗角。由此,让学生了解了该文的背景知识,扫除了文化阅读障碍,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好感度。
二、注重英语词汇文化的讲解,发展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重中之重,也是基础。学习词汇,理解词汇,运用词汇是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前提,教师应该抓住词汇教学契机,渗透英语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视角了解词汇的意义,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学习“Wild animals”时,该节主要以野生动物为话题。如对于“lion”,释义为狮子。对于狮子的理解,中英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中国,老虎是百兽之王,而在英语中,狮子是百兽之王。英语文化里有很多关于狮子的语言习俗。如“see the lions”译为“游览名胜”,“beard the lion in the den”译为“虎口拔牙”,“as bold as a lion”译为“勇猛如狮”,“fight like a lion”译为“像狮子一样去战斗”。还有一些俗语“the lions share”,译为“狮子的一份,是最大的一份”。同样,在对汉语进行翻译时,将“老虎”与英语中的“狮子”往往进行对照。如“虎头蛇尾”,翻译为“come in a lion,go out like a lamb”,“深入虎穴”,翻译为“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还有“拦路虎”翻译为“a lion in the way”。通过对这些英语词汇融入文化知识,让学生认识到“lion”词汇有多种含义及用法,也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提供了语言表达指导。同样,在学习“Friends”时,对于词汇“honest”的理解,本意为形容词,表示“诚实的、正直的”。在英语语言中,通常在词汇后面增加“est”表示最高级,如“high”的最高级是“highest”。但对于“honest”却是一个单词,不是最高级之意。事实上,在英语与汉语表达上,文化差异性带来的语言变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如在学习“school life”时,对时间观念的理解,中国人习惯于“循环”认知,如年龄更迭,月份轮转,季节往复,时间上没有时态变化,在礼仪用语上显得“慷慨”,如“请慢走”“请慢用”等等。对于西方人,其时间观念属于线性,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精确至分、秒、毫秒。如“to the minute”“in a second”。在西方礼仪上,对时间表现出“珍惜”,精打细算。因此,在进行东西方语言交际中,要了解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三、创设语言交际情境,发展学生言语能力
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增强学生言语表达实践,从语言情境交际中自觉辨析英语文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让学生感悟中英文化差异。在学习“Finding your way”时,对于方向、交通方式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候鸟南飞”图,“Where are the birds in autumn?”“How do they go there?”,讓学生反思候鸟的飞行路线、方向;接着,引出中国地图,查找不同城市位置,运用方向句型“Beijing is in north of Wuhan”,让学生训练“east”“west”“south”等方位词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了解方位关系,辨识方位的表达方式,从中增强英语语言学习可视化教学,促进学生把握英语方位的表达方法。认识英语文化,重在运用。教师在生态课堂构建中,要关注需求,联系学生实际,设置学生熟悉的讨论话题,将语言学习与学生文化认知关联起来,让学生从中辨析中英文化,感受文化差异,发展语言应用能力。
总之,关注语言文化教学,可从文化解析中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感知和应用,打造生态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莉.聚焦英语课堂提升文化意识[J].青海教育,2019(06):42.
[2]陈玲.生态化初中英语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名师在线,2018 (3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