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9-11-26李洁
李洁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目标是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良好、个性特征积极的创造型人才。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意识;语文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语文学科,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点燃创新希望
语文教师要根据最新教课程标准展开教学设计,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这不仅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也利于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合適的语文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使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辨析力。如在《春雨的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课文中的情境。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沙沙沙沙”的雨声,并让学生根据该声音情境进行猜测,若学生猜测出是小雨,教师要予以鼓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春雨的色彩。教师可询问学生:春雨是什么颜色?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在阅读赏析的过程中展示过春雨时的视频,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句子,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用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也有利于语文综合能力及问题探究意识的提高。教师需要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以逐步增强学生对创新意识。
(二)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首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思考和解析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培养。例如,在《玲玲的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使学生在探究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创新。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预读时间,使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总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以锻炼学生的课文总结能力。教师也可以提出“玲玲为什么哭了”“发生了什么事”“最终是怎样解决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进行点评,同时鼓励学生养成爱思考好习惯,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提高创新能力。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假设:假设你是文中的玲玲,发现画上存在问题,你会怎么做呢?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进行问题探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很重要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和思考。如在《笋芽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解析课文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在课文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课文内容。如当笋芽儿急急忙忙钻出土壤时,妈妈非常担心,给他加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联系爸爸妈妈及其他长辈等对自己的关心,使学生更加理解笋芽儿妈妈的行为。文中描述的雷公公形象,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雷电天气,从而更加理解对雷公公的描述。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结束语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精神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彦燕,尹成军,龚智慧,熊加芬,李庭康,晋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A].《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一卷)[C].2018
[2]缪志燕.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3]韩普红.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8(19)
[4]王正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