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勿“惜墨如金”
2019-11-26汪勇
汪勇
【摘 要】目前,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批改方式“√”“×”来判断正误、评价等级。这种评价带有片面性,缺乏激励性,缺少感情关注,对学生的发展帮助不大。因此,本人通过实践研究,改进原来的批改方式,运用个性化批语批阅数学作业。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及作业中的问题,分别运用提示、引导、激励、肯定批语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纠错,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拓宽解题思路、增强信心。
【关键词】个性化;运用;批语;作业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虽然数学的教学和批改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我们通常还是会用十分僵硬的“√”“×”来判断学生作业的对错,用优、良、合格分等级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传统的批改方式对于评判学生作业优劣,甄别作业对错否,衡量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等方面有无可代替的作用,但单一的用“√”“×”及单纯的等级评定,使学生对此形成了视觉疲劳。学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只看结果,不加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错误地认为,作业是自己的事,对错与否是教师的事,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本人借鉴了作文批改的方法,在批改数学作业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及作业中的问题,在空白处加上简练生动的评语,批语或是循循善诱,或是点点关爱,或是谆谆教导……通过个性化的批语,学生看了不仅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还能从教师的字里行间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收到的效果较好。下面就数学作业中的批语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提示学生,培养习惯
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改,不能只停留在判断正误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体现主要表现在对作业的书写、格式、算理及过程上,及时运用提示性批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能让学生快速加以改正,可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不同个性的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有所不同,教师运用提示性批语也要区别对待。如现在有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为图快而忽视书写,作业潦草,对此,教师可在批语写上“你很聪明,假如字写得端正一些那就更好了!”对书写格式不合规范的作业可写上“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等类似提示性语句。
二、引导学生,积极纠错
引导性批语是当学生作业中的失误具有一定隐性,学生又难以自我发现,对其错误给予一定的提示,说明错误的性质、类型,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如学生作业中出现诸如题目要求领悟不全、计算粗心、推理分析不细致的错误时,教师不急于打“×”,而是利用批语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如利用“方法要灵活,如第3题”“画一画,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再仔细计算一下”等批语指导学生进行自查。根据批语指导,学生不仅能找到错在哪里,还能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这种批语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尤其有效果。
三、激励学生,拓展思路
批语要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多些激励性语言,少一些斥责性的评价。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进步点、闪光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与激励,这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发学生拓展思路,发挥内在潜能,点燃创新之火。
如“小亮今年9岁,吴老师的年龄比他的4倍还多8岁,吴老师今年几岁?”大多数孩子都列式为9×4+8=44岁,而张凡和刘芳两人列式为9×5-1=44岁。我在这道题旁边打了大大的“√”,并在旁边空白处写到:“你与众不同的解法,真让人耳目一新!”而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一题多解”题,这种题目编写旨在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我们在批阅这种作业时,可利用类似“教师非常欣赏你对第2、3题结果的处理”“你真棒!教师还没想到这种方法,我向你学习”“这真是奇思妙想,棒极了”的激励性批语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对思路狭窄,解题方法单一的同学更需要批语激励,如“多动脑筋,你是个了不起的小侦探!”实践证明,激励性批语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样的批语激励下,许多学生在做作业时,开始尝试用不同方法解题,对作业中的难题也不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乘胜追击。
结论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数学作业批改中个性化批语的运用,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友情,可以改变传统数学评价的短腿,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形成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化批语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评价过程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能使学生在不断地纠错、改错中,对枯燥的作业产生情感,对繁杂的知识点产生兴趣。同时,和谐、民主的师生对话,能够激活学生自身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因此,我想大声说:教师,请勿“惜墨如金”,我呼吁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时多运用些个性化批语,让学生不再感到作业枯燥乏味,让我们教师的心情也能愉悦地释放!
【参考文献】
[1]王忠平.评价与反思[J].小学数学教师,2002年12期
[2]王景英.教育評价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刘兼,孙晓天.数学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