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高校图书馆发挥公共信息服务的策略

2019-11-26李媛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改进策略图书馆

李媛

【摘 要】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现实困境,提出改进策略:建立健全相关公共信息服务的法规、政策;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公共信息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公共信息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高素质的高校图书馆工作队伍和高质量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现实困境;改进策略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信息便成为是人们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盛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人们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信息交流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信息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1]信息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本身文献资源丰富、队伍专业化程度高,在公共信息服务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高校图书馆以公共信息服务的理念拓展服务工作,不仅能充分丰富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内涵,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公共信息服务也逐渐开展起来。然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起步较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与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国家相关公共信息服务政策法规的指引

开展公共信息服务是高校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所逐渐展开的新探索和新实践,截至目前,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引高校图书馆开展具体的公共信息服务,也没有明确高校开展信息服务的方式、范围以及标准。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协调机制,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公共信息服务时往往是各行其是。各高校图书馆之间所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的方式、内容标准也不具备系统性,导致公众对高校公共信息服务很茫然,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效果受到明显的限制。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现状迫切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系统性,推动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2、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高校在以往的信息服务工作中重点关注本校师生的需求,很少参与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近年来,尽管高校图书馆已逐渐开展公共信息服务,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还存在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工作推进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尽如人意,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效果大受影响。

3、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缺乏国家经费支持

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目前,不仅缺乏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引,更没有国家相应经费支持。而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毋庸置疑需要高校进行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这显然增加了高校的经费负担。这使得经费较为充足的高校尚有能力承担高校公共信息服务的使命,而对于一些经费并不宽裕的高校来看,必然会形成有心无力的状况。如果高校图书馆长期没有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分经费的支持或相关补偿以及激励机制的保障,无疑会大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及工作人员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校公共信息服务的推进也容易受影响。

4、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配备不足,高校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单一

高校图书馆原来所承担的只是高校自身范围内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队伍及人员通常也是根据高校自身的办学需求及开展相关信息服务的要求配置的。高校图书馆拓展公共信息服务职责时,图书馆原有工作人员配备自然出现短缺,这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展开。近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相对原来的服务已有了明显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已有原来的单纯纸质化信息资源的供给到数字化信息资源同步提供。但客观来看高校图书馆原来主要为校园内部的师生服务,缺乏与社会、社会组织及公众的沟通交流,公共信息服务方面没有相应的经验,高校公共信息服务还普遍存在“服务方式比较单一”、[2]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简单、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共信息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策略思考

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推动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深入发展,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相关公共信息服务的法规、政策

高校圖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有效开展和推进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保障。而截至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具体法规、政策,这使得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还处在一种自发阶段。有些高校图书馆已着手开展公共信息服务,而有些高校图书馆仅仅将公共信息服务列为计划,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将公共信息服务列入日程。因此,这使得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进度参差不齐,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迫在眉睫。

2、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调动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积极性

高校图书馆受原来封闭式管理的影响,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认为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服务,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使得他们在高校公共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主动性不足。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建立工作人员的服务考核制度,针对不同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帮助工作人员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激励措施,推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3、建立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是向社会公众所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其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需要国家经费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工作的有序展开。不仅如此,政府还应从充分调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公共信息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建立具有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4、构建高素质的高校图书馆工作队伍

推动高校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的深入发展,工作队伍是重中之重。高校本身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应按照公共信息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配备工作人员、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工作目标和需求,建立公共信息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吸收校内学生或社会公众进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实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队伍。

5、构建公共信息服务的平台,丰富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信息的网上服务平台。同时,各高校图书馆的网上服务平台之间还应紧密合作,构建无缝式连接信息智能检索中心,实现各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如此,高校还应主动与社会公共信息服务组织之间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合作,为公众提供世界范围内的同步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应认真分析、研究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的需求,针对不同社会公众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多元化的公共信息服务。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资源、专业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为高校自身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也能为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应不断探索进行公共信息服务的途径和策略,全面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高校公共信息服务的职能,实现信息服务公益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金文秀.信息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51-153.

[2] 侯志萍.全民阅读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J].江苏科技,2018.25.

【作者简介】

李 媛(1972—)女,任职于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主要从事图书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改进策略图书馆
图书馆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