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中地区农村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9-11-26王文维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对策

王文维

【摘 要】 本文针对巴中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对策与建议。要转变现有教育理念;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学识层次;激发学生上课兴趣,提升学生的终身自我音乐修养能力;多环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巴中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对策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欣赏课是完成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学习能力正逐步提高,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有明显的提升,完成好音乐欣赏课教学对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提高欣赏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以及奠定坚实的音乐素養基础有着不可或缺而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师资和生源结构等因素选取巴中地区农村初级中学有代表性的涪阳初中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旨在为同类学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巴中地区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仍然以统考科目为重心。该校初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存在期末考试前被挤占现象,初中三年级基本未开设音乐课。每周每班一节,时长40分钟。每学期音乐课共16节,其中音乐欣赏课仅2节,教学大纲中未充分体现音乐欣赏课的地位,缺乏应有教学质量监督,加之音乐课属于非考试课程,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更加松散,基本未体现出音乐欣赏课应有价值和作用。

2、音乐师资力量薄弱

该校地理位置较偏,经济条件落后,鲜有音乐教师长期坚守岗位,甚至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音乐课教学,教师资源不足。该校初中学生2100余名,设三十个教学班,在岗音乐教师仅2名,平均周课时数达15节,加之班均人数70左右,教学任务重、难度大,进而严重影响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两名音乐教师均为中专学历,且年龄偏小,音乐欣赏课教学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教学经验不足。

3、学生上课兴趣不浓

通过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随机访谈,得出大致的结论:音乐欣赏课基本是音频视频课,老师对相关知识交待太少,缺乏应有的引导,受学生原始偏好的影响,出现大部分学生觉得欣赏曲目“不好听”,只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好听”的现象。即使觉得“好听”的学生也说不出“好听”在什么地方,仅停留在感性欣赏的层面,感觉跟平时在课堂外听“好听”的流行音乐差不多,制约了学生上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4、教学质量不高

一方面音乐课常被其他课程挤占,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让音乐教师产生音乐课被边缘化的错觉,打击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每学期仅有的两节音乐欣赏课,大多采用播放音、视频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选取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和当下流行歌曲,让学生单纯地聆听,未同步交待该音乐的背景,更未对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和要求,大部分学生的音乐获得感较差,只有极少数悟性好且有兴趣的学生对音乐欣赏有初步的了解,但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仅停留在肤浅理解的层次,没有真正体现出音乐欣赏课对学生审美教育意义。

二、农村初级中学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对策与建议

1、改善现有教育理念

(1)学校管理者应转变唯考试论和升学论的教学理念,重视音乐课。认真贯彻落实初中新课标的要求和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教学大纲,杜绝初一、二年级音乐课被挤占和初三不排音乐课的乱象,纠正学生认为音乐不重要没有什么教育价值的误解,从而体现音乐课应有的教育意义。尤其初中三年级的音乐课不能占、不能减,更不能缺,因为初三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压力,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紧张的心理情绪容易形成堆积难泄状况,而此时音乐欣赏课正好体现它应有的舒缓情绪和排解压力的作用。

(2)各科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相互协同合作。被列为中考的主干课程,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如果教学安排或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教学时间不足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与音体美等课程教师协商挤占课时而获得更多教学时间去保证教学质量。而音体美等课程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各科教师理应充分认识到每门课程在育人过程中不可替代而重要的作用,潜心选用有效教学措施,精心准备,力求实效,教师间通力合作,真正让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对现有音乐课教学大纲适当修改,突显音乐欣赏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增加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课时和要求,同时配有量化的考核体系,其中还要重点突出音乐欣赏课内容考核的要求。严格要求教师按照大纲要求教学,并按教学进度适时抽查教师对大纲的执行情况,让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得到实质的保证。让学生真切实感去体会音乐欣赏课的魅力和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素质,全面发展。

2、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学识层次

(1)要将现有2名在岗音乐教师通过引进增至4名,将教师的平均周时数降至8节课左右,减轻音乐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其将时间和精力的重心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上。

(2)鼓励在岗音乐教师在职提升学历或轮流选派到相应音乐院校进修学习,以此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3)主动到各类音乐专业院校遴选人才,注重考查新进音乐教师音乐欣赏课教学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4)挖掘同类学校专业学识水平高且有意向调任的音乐教师充实队伍。

3、激发学生上课兴趣,提升学生终身自我音乐修养的能力

小学阶段已打好一定的音乐基础,初中是引导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关键阶段,如果仅停留在会唱的层面,加之嗓音、悟性等制约,势必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入手去欣赏,解决音乐欣赏课本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来就“好听”的曲目为什么“好听”,不怎么“好听”的曲目应该如何理解感受,然后重新感受到“好听”。真正让学生去感受到多姿多彩的音乐美,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一旦学生学会了音乐欣赏的技巧与方法,将会为他们打开发现音乐美与乐趣的大门,即使不再接受学校教育,因为兴趣他们将终身自觉地不停地去欣赏音乐美。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