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小课堂”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9-11-26谢舒嫔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也难以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素养。基于此,需要分析和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全面融合新时期需求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系统性,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基于“SPOC+小课堂”模式来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以此来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奠定基础。
【关键词】SPOC+小课堂;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谢舒嫔,长沙医学院。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的需求。而“SPOC+小课堂”教学主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借助多种类型的软件来构建在线小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就是可以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满足大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使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转变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将“SPOC+小课堂”的翻转教学模式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SPOC+小课堂”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为线上自主学习。线上自主学习主要包含视频课件、单元作业、测试以及补充资源等内容。视频课件资源主要就是通过多模态和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的内容。视频课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单线性呈现,也不是纸质教材内容的数字化转变,而是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加工录制成为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视频教学资源。另外,线上自主学习是大学生们参与到小课堂之前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为小课堂参与的活动和技能学习做出输入准备。线上学习可以解放课堂,让学生们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
其次为线上协作学习。线上协作学习主要是借助在线平台的讨论功能来为学生们构建学习社区。线上协助学习能够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总体来讲,就是学生们在线自主学习时,不论是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随地在讨论区发帖求助,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也可以等到同伴的解答。
二、“SPOC+小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在线课程。在线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微课视频以及单元作业等等。微课视频属于SPOC的重点学习资源,依照英语学习内容特点来讲,微课视频可以明确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能够突出可理解的信息输入。英语主题内容的学习包含多篇相同主题的连载,在文章学习内容模块中配备微课视频,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维持学生们观看视频的注意力。单元作业主要为提升学生们的书面语言输出能力,例如翻译和写作等等,为大学生们构建出需要互评的任务,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线上交流能力,进而为提升学生评价书面语言能力提供帮助。
2.课程团队。不论是在线课程建设,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与团队通力合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运用“SPOC+小课堂”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团队,团队内部需要划分为多个小团队,小团队之间需要分层合作,明确分工,这对于顺利运行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教学实践。首先为教学流程。其一,课程团队需要准备课程资源,同时在发布SPOC的过程中,每个主题的在线资源都应提前准备好;其二,学生们在登陆并且进入到SPOC之后,需要课前观看相应微课视频,并且完成随堂测试,然后在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主体讨论和观点交流;其三学生们在进行线上自主学习之后,会获取到語言知识输入,然后在走进小课堂,积极参与各项与主题相关的任务,并且在课上对自己存在的疑惑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布置与主题有关的语言社团实践项目,同时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进行解释和说明,然后进一步对学生们进行指导。
其次为课程考核。在“SPOC+小课堂”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针对大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考核来讲,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的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的方式,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都需要在考核中加以体现,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SPOC+小课堂”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是信息时代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改革的有效路径。该种教学模式可操作性较强,不仅可以释放课堂教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英语语言知识。另外,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上写作学习的同时,形成了在线语言学习社区,能够满足大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娟文,王娜,李金玉.SPOC学习共同体构建探析——以大学英语SPOC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04):60-63.
[2]黄莹.基于POA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产出能力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0):361-361.
[3]秦岩,马辉,刘佳.SPOC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探索与实践——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7(1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