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基层央行同级监督的几点建议

2019-11-26王院平

审计与理财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审岗位职工

王院平

近年来,基层央行在加大同级监督力度,提高实施和监督效果,探索推进同级监督制度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还不尽人意,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从内部审计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人手,提出强化同级监督的改进建议。

一、基层央行同级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制度机制不完善。虽然法规制度明确了监督要求,但配套的监督制度不完善、未跟进,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同级监督没有抓手、缺乏依据。基层央行开展同级监督多年,由于上级行还没有出台有关同级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对同级监督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没有统一的规定,基层央行只能按照各自的理解開展同级监督工作,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2.思想观念有差距。基层央行内审与其他部门同吃“一锅”饭、同喝“一井”水,监督主体在人、财、物方面依附于监督客体,很自然的会把履行同级监督职责与服从同级组织剥离开来,过多地强调服从,而忽视了监督,思想坎难以逾越,不愿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在监督同级时,对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存在瞻前顾后思想。

3.同级监督效率低。对照上级行优秀项目评比标准,基层央行同级监督检查质量普遍有待于提高。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重上轻下监督,对上级行监督检查任务积极,而对同级监督检查不是十分主动。普遍存在同级监督就是自己检查自己的观念,不必太认真、太细致,走走过场就行了,否则,监督者不愉快,被监督者不高兴。

4.认识上存在偏差。基层央行人员对同级监督的认识程度不一,一线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对同级监督缺乏正确理解。认为综合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都是同级,在检查过程中有敷衍、应付的现象。业务部门担心问题上报后影响在上级行年度绩效考评中的排名,还担心问题上报后受到经济处罚,甚至受到纪检监察部门问责追责,因而采取消极配合的态度,加大了监督检查工作难度。内审人员存在顾虑思想,担心问题查出越多,得罪人越多,在个人和部门创先争优时没有人投票,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少数检查人员还担心工作岗位调整变动,不敢大胆揭示问题,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大胆行使同级监督职能。

5.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内审人员综合素质跟不上基层央行职能转变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对新上线的业务操作规程和技能掌握的不够全面细致。少数人员的后续学习培训不够,检查理念、方法、技术陈旧,影响了监督质量的提高,无法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监督工作。

二、强化基层央行同级监督的相关建议

1.延伸监督触角,提升监督实效。一是强化人员管理。制定《要害岗位人员思想分析制度》,每季度对要害岗位人员思想状况、案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剖析风险隐患根源,从思想上强化对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筑牢思想防线。二是强化行为管理。建立了《八小时之外管理规定》,加大对要害岗位人员八小时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等不良行为的监督,关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一些重要活动及情绪变化,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从行为上强化对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三是强化要害岗位管理。建立要害岗位、要害人员的案件防范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档案,收集职工案件防范、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线索,分析判断职工在工作上、生活上、行为上存在的风险隐患,延伸监督内涵,提升案防实效性。

2.以问题为导向,增强监督手段。以岗位风险和问题为导向,创新监督检查、风险防范手段。一是建立五级监督网络。建立“一把手”每年查、分管行领导半年查、纪检组按季查、一线负责人每月查、内审人员不定期查的五级监督检查网络,围绕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履职服务效能、稳定队伍和疏通职工思想诉求渠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建立风险排查机制。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到位的情况,查找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查找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务出差“三公”经费管理不严的情况,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管起、管好、管实。三是建立强制休假制度。定期、不定期对要害岗位、要害部门、要害环节等重要岗位人员实行突击性地强制休假,由内审人员对强制离岗人员的岗位情况进行审计,推动防控工作向纵深发展。

3.以真心换真情,增强监督责任。以谈心交心提醒为主要手段,做到早提醒、早预防、早制止,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建立行领导谈话、交心制度。通过对行政执法、人事管理、项目资金、会计财务、国库资金、外汇管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交心谈心,零距离的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心换心,起到抓小、抓早,促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案防责任意识,提高干部职工明辨是非的能力。建立警示约谈机制。对职工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随时进行警示约谈,沟通职工思想,主动监督、关口前移,从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出发,做到早预防、早纠正。

4.健全监督机制,堵住监督源头。以监督检查、风险预防为保障,扎实开展风险隐患监督、排查,防范未然。一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案件防范工作实施方案》《财务管理办法》《内控管理检查制度》《要害岗位人员强制休假管理规定》等有关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对重点岗位的监控与防范,消除内控盲点和风险隐患,筑起安全管理的坚实防线。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劳动考勤制度》《绩效考核办法》等内部管理办法,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保障机制,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工作热情。三是健全整改机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设立《问题整改台账》,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问题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一条一条兑现,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问题整改不到位不罢休,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健全问责机制。按照“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要求,建立《责任追究处罚办法》,对“有错和无为”的都要进行严肃问责,通过问责倒逼制度建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的不断完善,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作用,切实防范案件风险。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万载县支行)

猜你喜欢

内审岗位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职工摄影(2)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