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教育技术 改变教学模式

2019-11-26吕敏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化自主学习

吕敏

摘要: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让网络融入课堂,提高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是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很关心的话题。课堂终究要实现现代化,但如何实现,实现的又是怎样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城域网    网络化    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构课堂教学过程,真正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一度使课堂教学发生巨大转变。随着全省教育城域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利用网络及网络资源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递阶段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宝贵的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对知识的记忆、加工,但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可以独立完成。进行练习、应用操作实验、解决问题等属于知识的内化,这学习阶段被放到了课后,课后的学习在没有教师与同伴的指导、互助下,学生遇到问题时就无从下手了,容易产生挫折感,丧失学习动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使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微课等教学方式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把知识的传递环节前置,把相对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化过程移至课堂内完成,减少了课上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时间,增加了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时间。课堂更多的时间用于有效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问题,使学习更具实效性,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通过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课前学习评价设计,即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习评价设计包括根据每个微视频,设计相应练习题供学生检查学习结果。学生可以根据习题完成情况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也可以重新观看视频,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在设计检测的习题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在答题中给予一定提示,帮助學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题目可以是开放性的,供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可以在第二天上课时给出参考答案。检测学生对视频课的学习情况、讲解的知识点是否准确理解、掌握及还存在哪些疑难问题,是教师了解学情,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起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就共性问题集中设计。

学习资源是支撑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相关资料,其呈现形式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动画、图表等。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可以是多角度、开放性和非线性的。教师应在熟悉教材内容基础上,将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进行加工设计,巧妙显示内容的精髓。例如,对陈述性知识、如文本图表等,可设置热区导航,加入说明性描述。对程序性知识,如认知策略、课转和动作技能等,可以采取概念图或知识地图分层次显示,建立清晰的概念关系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对动态资源,如专家讲座、微视频等,可链接同步讲,便于知识定位和内容显示。在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如何提供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可拥有更深刻的认识启发与思考。尤其是微视频作为学生课前主要的学习资源,应注意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与微视频的互动来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微视频应包含与之相应的课程描述,即该视频所要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前能明确学习目标。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教师培训活动中的重点。

受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更多习惯于从“教”出发设计和组织“学”的过程,“教”的思路是明晰、连贯的,教师心中是有数的。“学”的活动往往附属于“教”,时有时无,时断时续,被教师的指令所操控。其实,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衍生与附属,而是学生相对独立的主体活动过程。应具有连续性: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教学组织引导下开展的,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交织在一起,但不应是一个个孤立、零散的活动片段,而是彼此关联连续性、系列化的活动过程。还应具有内在性的特点,本质上是以学生认知活动为核心的一系列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

首先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教学理念,选择或者录制教学微视频,组织并上传相关学习资源。学生课前需要观看教学视频,并在课前评价表上记录疑惑的概念和问题。为确保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教师除了可以检查学生的课前自测题及要求学生记录疑难困惑的问题外,还可以借助课前评价表或者网络学习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使课堂更高效充实。

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解答学生的疑问,然后突出重点概念,强调有深度挑战性的内容。学生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对课前的学习内容回顾强化,通过作业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或根据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布置的任务,参与小组协作、互动交流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教师要设计综合测验,引导学生对课前和课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参与测验后,对知识内容和完整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思考、总结分析,提交学习反思,逐渐完善知识内化和自我提高。教师在学习各阶段中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支持,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对学习阶段的监督管理与有效实时反馈评价。通过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课堂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度理解和高投入型的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

在使用专题课堂、名师课堂、省教育资源网、学校资源网的学习过程中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活动必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课堂上的教学引导;课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一对一辅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课后能及时关注学生的能力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巩固或强化。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都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行为,活动细节安排比较详尽,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要努力创建丰富的、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支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教师能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能有效收集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资料,如课前阶段利用评价表检验学生的自学效果:课堂上能根据课中评价表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如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能力、分工合作、交流想法成果展示等做出反馈;课后能针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状况提供个性化反馈,如开展学习评价,重温视频教材、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反思等。

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自我建构,也是与他人交互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现代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在教育过程中正确使用显得越发重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更加关注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状态,更注意挖掘学习者在构建新知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观点和实践方案,并给予学习者与他人充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同时,也对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化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毅.网络远程教学平台设计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9).

[2]丁建友.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新区,2017(17).

[3]彭雪庄.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模式探究——以广东省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调研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8(09).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邓钰

猜你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化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初探
《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课程案例库的构建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