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趣味元素 优化学习素材
2019-11-26陶林
陶林
数学学习素材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载体。对于教材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融入生活元素、情境元素、故事元素和竞赛元素,从而让学习素材具有可亲性、模拟性、趣味性和挑战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拓者,让教学素材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要善于对在数学学习素材中融入趣味元素,以此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一、融入生活元素,让数学学习素材具有“可亲性”
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可以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从生活中来选取教学素材,让数学学习素材具有“可亲性”,这样便能使得学生切实体会到现实和数学的相关性,引领他们在“真”的海洋中“求知”。
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一课时,电视新闻中正在热播前一天刘翔参加济南全运会的赛况。在这一課中,笔者先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张姚明与其朋友的合影,之后又展示了一张刘翔比赛时的相片,学生们的热情瞬间就被调动起来,接着向学生们提问:“如果姚明代表着高度,那么刘翔可以作为什么的代表呢?”学生就会立刻联系到“速度”。在学生们进行练习时,笔者又向学生们介绍:“世界短跑健将鲍威尔能够在10秒以内完成100米的比赛,那么他每秒平均可以跑多少米呢?”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被这些生动的教学素材所调动起来,让课堂显得更加有趣。教师选取了电视新闻作为教学素材,使得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得以激发。
二、融入情境元素,让数学学习素材具有“模拟性”
学生的知识是需要在特定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才能获得的,但是课堂中也不能展现出所有的问题情境。所以,教师运用模拟的方式,再根据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来开展游戏活动和模拟表演等,从中选取教学素材。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设立“小小商店”的情景,问有什么东西是价值一元钱的?然后让某个学生来扮演营业员,做模拟购物活动的演示,接着通过分组,以四人为一组,组长扮演营业员,其他组员扮演消费者,以达到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懂得怎么付钱、找钱的目的。另外,“猜一猜、摘苹果、开火车、夺红旗”等游戏活动也被多次应用。通过模拟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中选取的教学素材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尤其适用低段教学。
三、融入故事元素,让数学学习素材具有“趣味性”
对于故事,小学生特别爱听,尤其是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更是百听不厌。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征,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灵活利用故事选取教学素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生动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上、下》概念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选择先给他们放出一棵拟人化的老树影像,然后再为他们讲故事:“有一位树爷爷住在大森林里,这位树爷爷非常和善,和住在森林里的所有动物能和睦相处,小动物们每天都会来帮助树爷爷干各种农活,并同他拉家常,树爷爷会经常讲故事给小动物们听。看,今天来了哪些小动物?”我一边提问一边展示小动物的投影。鼓励学生积极抢答,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趁此机会,再抛出问题:“谁能说说这三只动物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让学生高涨的情绪继续向前推进。为了让学生学习数学更加轻松,教师灵活借用了故事来选取教学素材,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意识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融入竞赛元素,让数学学习素材具有“挑战性”
基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选择竞赛游戏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数学中穿插学生喜欢的竞赛活动,再从中选择教学素材就能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时,笔者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比赛,把所有学生分成两组,由学生选择代表来抽取数字卡片,比较卡片组成的四位数的大小。向学生提问:“你觉得抽到什么数字可以获胜?”有人答:“如果抽到的数字最大,就能赢。”也有人答:“肯定是9!”接着问:“如果抽到9,就可以确保赢吗?”又一次刺激了学生的思考动力,立刻就有学生提出:“把9放在最高位,就能增加获胜的机会。”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学习氛围更为热烈。学生在充满数学知识的游戏中,切实达到了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由此可知,老师通过设置竞赛游戏,并从中选取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学素材。老师作为课程资源的研发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总是“死捧教材”,而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选择教学素材,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数学学习之旅,同时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创建更加鲜活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建淮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