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果
2019-11-26周亚娟
周亚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以及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 幼儿的语言发展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幼儿是在自主自由的环境下,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获得语言经验与技能的。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代替课程活动,更不是将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教师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中去。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实际语言教学活动中,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创建交流机会,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发展重在表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与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大班《聪明的乌龟》教学中,教师一开始用猜谜导入课题:“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爬。”当幼儿猜出是乌龟后,教师紧接着引导幼儿讨论乌龟的生活习性。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增加幼儿交流的机会,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后再派出代表发言,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对乌龟的认识。
当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后,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采用渐进式提问法:“故事里都有谁?”“青蛙在池塘边干什么?”“这时候谁出现了?狐狸想干什么?”一系列提问,帮助幼儿理清故事脉络。在提问的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进行动物的代入式模仿活动,比如“狐狸是怎样靠近青蛙的”,有的幼儿轻手轻脚靠近“青蛙”,有的踮着脚尖跑过去,有的紧跟着“青蛙”背后走。大家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靠近青蛙的方法,幼儿从模仿狐狸鬼头鬼脑的动作中,获得趣味体验。
在接下来的各个环节讨论中,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狐狸要把乌龟扔进池塘,乌龟害怕吗?为什么?”“乌龟很聪明,表现在哪里?如果你遇到了危险,你会怎么做?”开放式问题引出幼儿多种答案,幼儿在这种交互式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增长见识,知道遇事要动脑筋,要想办法。幼儿在不断回答提问中,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在最后的表演环节,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戴上头饰分组表演,教师鼓励幼儿创造性发挥,要求幼儿模仿出狐狸、乌龟的语言、表情、神态。
恰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适当的角色体验提高了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体验到故事表演的乐趣。课程游戏化课堂教学,重在教师引导,而不是把控,重在幼儿自主学习与创造,而不是灌输式重复记忆。
二、提供充足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游戏化教学要确保幼儿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确保幼儿有自选活动的机会和自由游戏的时间。
在诗歌仿编《彩色的梦》中,教师事先让孩子们欣赏诗歌,了解詩歌的句式。“露珠在哪睡觉?露珠的梦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露珠的梦是绿色的?”“星星在哪睡觉?星星的梦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星星的梦是亮亮的?”然后让孩子们与游戏材料互动。幼儿可以在本子上画出自己的梦,可以与同伴述说自己的梦,可以两两问答式创编诗歌,可以即兴表演仿编的诗歌。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与仿编诗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多种语言活动,重视幼儿语言经验的积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是跨领域的综合教育。”
幼儿园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如 “幼儿诗歌朗诵大赛”“幼儿讲故事比赛”“亲子诗歌表演”“童话剧表演”等,班级还可以开展“我是小记者” “说说我家的趣事”“我的旅途见闻”等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幼儿的阐述,提高幼儿组织语言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知识与见解,加强幼儿间的学习机会,鼓励幼儿通过自我表现,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学是幼儿获得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师也要重视幼儿活动中的语言交流。比如幼儿早晨来园与其他幼儿的主动交流,让胆小的孩子勇敢一点;在散步过程中,面对孩子的疑问,教师要及时回答;在游戏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交往,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情境式交流;在晨间谈话环节,教师也要就某一话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组织语言课堂教学时,既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愿意说,又要鼓励孩子大胆讲述,积极开动思维。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幼儿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与别人分享见解,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教师要多组织各种语言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听说能力和交往技能,为幼儿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