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2019-11-26徐占芳张骅
徐占芳 张骅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一些历史因素,我国的城乡教育一直处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状态。目前,改革教育体制,协调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大重点。实行片区管理,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优秀教师群体,实现全面进步,最终助推城乡学前教育的“一体化”均衡发展。
一、片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政策支持
转变思想,调整结构。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城乡也出现了畸形发展的趋势,许多城区的学校按地域按户口择校,这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学习机会,部分地区还有高昂的学费。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能为教育提供发展的物质较为缺乏,这也就导致了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差较大。要实现均衡发展,首先就应该改变思想观念,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转变办学者的思想,将地域歧视、户口歧视等不好的想法去掉,让学校真正能够为学生服务。同时调整教育的布局结构,对教育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进行合理化布局,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缩小城乡学校的发展差距。
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同时,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文化建设首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积极向上,将真善美的东西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用优秀的文化来规范行为,让孩子们从学前就开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而健康成长。
二、片区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师资力量
建立信息平台,便于教师沟通交流。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教师资源的优化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地域发展存在差异性,所以片区管理者需要建立一个教师信息平台,让不同地区的教师都能够实现经验的交流。同时,片区管理者还可以在平台上与教师们进行交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的情况,让教师在交流经验中丰富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为学前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定期舉办现实交流会,分享教学心得。交流为主,竞争为辅,片区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城乡的老师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竞赛的形式促使教师不断努力充实专业知识,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赛后设置一定的奖励,比如获奖的学校可以得到流动红旗,其余学校下次继续努力。竞争的机制能够给教师们增加压力,从而将压力变成动力,促使教师结合现实教学情况主动钻研学前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还应定期请一些有经验水平的相关专业专家到片区内进行讲学,让教师们能够补充新鲜的业务知识。
发展落后地区教师政策扶持。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是制约城乡之间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片区管理者可以和政府部门协调,对一些有专业知识又愿意去艰苦地区发展的教师予以补助。还应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让真正踏实做事的教师能够看到前进的方向。对愿意回到家乡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大学毕业生予以物质方面的照顾,比如分给保障性住房等手段。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于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片区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片区管理者必须针对本区域内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广泛采纳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保证政府的财政支持拨给均匀,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保证专项资金专用,派遣专业监督人员监督资金是否按实用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建设中。
三、片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发展无后顾之忧
科学计划,片区的管理来助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制定发展计划,让片区的教师实现思想的转变,让各学校的教师从陌生变得熟悉,教师开始主动去学习和改变,让整个教学质量都得到有效提高。依法治理,对民办教育机构和公办教育机构实行平等对待,根据规章制度平等治理,不违背制度,全面发展,让发展从随意逐渐进步到规范。优化配置,不断对片区内的教育布局结构进行调整,让片区内适龄的儿童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学前教育,这样可以减轻一些流动人口的负担。全面发展,不再立足于一个点,把发展放在整个片区,地域涵盖范围广,同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思考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从点到面的进步,最终达到整个片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教育局教研室)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示范性幼儿园帮扶弱园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