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
2019-11-26陆健红
陆健红
STEM教育是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学科融合起来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学科融合是其显著特征,创新素质是其核心素养,STEM属于一种大融合教育理念。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而今在国内中小学课堂颇为流行,许多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STEM教育理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科教学绽放异彩。笔者利用科学课程的优势,将STEM教育引入科学教学,把科学课堂作为STEM教育的平台,让小学科学散发STEM教育的味道。
一、整合多方资源,精选适宜的活动项目
从广义上讲,STEM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多门学科融合到一起。科学活动课程是开展STEM教育的最佳平台,无论科学探究还是STEM教育,都离不开活动项目,但是并非每一个科学活动项目都适宜STEM教育。富有STEM教育色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项目化研究,需要以合适的项目为载体,该项目具有跨界性,可以兼顾到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知识,能够融科学活动、工程活动、技术活动和数学活动于一体。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项目,方能彰显STEM教育的理念,实现科学素养与STEM素养的共育。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素材,结合现有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建构STEM特色的科学活动课程资源,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STEM教育的有效路径。教师可以从历史故事、童话故事中提取素材,将其开发为富有STEM教育味道的科学活动项目。譬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形状与结构》一单元后,结合《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开发设计《鲁滨逊的小木屋》活动项目,融STEM教育于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在《神奇的机械》单元教学结束后,笔者又结合学生实际,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设计了“多功能修正带”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工程、技术、数学等多维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教学披上STEM教育的外衣。
二、引领亲历实践,散发灵动的工程味道
萧伯纳说过:“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此言道出了实践之于学习的重要性,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是人发展的关键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实践,只有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活动的洗礼,在亲手操作中磨炼,才能有效形成。
实践体验既是科学探究的途径,也是STEM教育的重要路径,实践是科学教学与STEM教育的契合点,学生借助灵动的双手去探究体验,获得科学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引领学生亲历实践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笔者通过组织一些工程类活动,带领学生开展工程设计与工程制造,亲手制作完成作品。例如,在教学《造房子》一课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境,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小木屋”主题活动任务,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开展工程设计,画出小木屋的图稿,在画出初稿后,组织各小组展示交流,相互评议碰撞,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工程技术优化,对图纸进一步修改完善,设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技术优化意识,让课堂弥漫浓郁的技术芳香。在前期准备活动结束之后,笔者给各组提供了木板、钢尺、美工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亲手建造小木屋,他们先搭建框架,后进行屋面施工,井然有序地动手制作,整个课堂散发着灵动的工程味道,一座座精致的小木屋在心灵手巧的学生手中诞生了。
三、开展数据统计,洋溢严谨的数学芬芳
“数支配着宇宙,数学是无穷的科学。”科学与数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科学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是STEM教育的要素,数学是联通科学教学与STEM教育的桥梁,科学探究以及工程技术都以数学为支撑。STEM教育理念辉映下的科学课堂需要体现数学的味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相应数学活动,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助力科学探究活动。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科学教学,应当通过测量、计算等数学活动让科学课堂散发浓浓的STEM味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观察、测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工程设计和制作进行优化,让作品更加科学严谨。在教学《造房子》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数学思维的机会,将数学与科学有机对接,组织学生开展数据统计分析,让设计更加精准严密,让课堂洋溢着严谨的数学味道。例如,在绘制小木屋样稿时,指导学生根据图纸的大小考虑合适的比例,以使图稿设计美观精准,在制作小木屋过程中,让学生用钢尺仔细测量木板的长度、宽度,在计算屋面的坡度时,力求使屋面在牢固、美观的前提下,还利于雨水的流泻。
STEM教育理念烛照下的科学教学如同一首大协奏曲,由科学探究、工程制造、数学活动、等乐器协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让我们精选科学活动项目,精设科学探究流程,引领学生亲历实践过程,巧妙运用数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解决科學问题,将STEM教育有机地融入科学教学,让科学课堂弥漫STEM教育的芳香。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