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019-11-26黎明林
黎明林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游戏组织课堂教学,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一、巧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注意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學习质量。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动,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始终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认识钟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钟表上时针、分针和秒针的特点设计猜谜游戏,使学生认真思考。无论学生是否猜出谜语,教师都可以在学生猜测几个答案之后揭示谜底,成功引出“钟表”这一教学内容。在运用这样的方法教学后,就连平时上课注意力经常不集中的学生都能认真听课,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又如在“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当教师说“左”时,学生向左转;教师说“右”时,学生向右转,并且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游戏,这样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还能积极调动思维,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知识充满兴趣。可见,巧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
二、巧用游戏教学,促进合作学习
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不是一个人可以进行的,而是要有几个人按照规则进行,这样的游戏才更有趣味性,更能吸引人。同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也需要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游戏,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并且在游戏之后进行总结,提升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重难点教学内容,从感性的角度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并使其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最终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应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将已经学过的图形作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的突破口,设计科学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理解。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保证各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将合作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流程和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梯形等内容出发,运用裁剪、拼接、组合等不同的方法,将原本抽象且复杂的图形转化为具体且形象的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游戏中学会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且成功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在升华学习成果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
三、巧用游戏教学,强化学生主体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时,普遍习惯从自身的喜好和游戏习惯的角度进行设计,很少有教师在设计游戏之前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其实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自行设计游戏活动,更加符合教学的需求,并且游戏的方式也是教师所熟悉的内容,便于教师掌握游戏进度,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游戏并没有受到学生欢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设计游戏之前,教师应考虑学生对游戏的想法,将设计游戏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游戏方法,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只有在游戏教学中强化学生主体,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游戏,才能增加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游戏中,这对于提高游戏教学效果和学生数学能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四、巧用游戏教学,实现全体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学习环境,使学生全体参与活动中。在游戏教学中,全班游戏是教师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形式,主要目的在于让全班学生都能通过游戏活动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游戏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轻松且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游戏环境中竞争,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教师设计“数鸭子”游戏,配合歌曲《数鸭子》,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数鸭子,借此指导学生正确的数数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数学知识,并且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因此,教师在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游戏的优势,设计游戏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实现学生全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突出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岭镇黎边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