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课堂思维的方法

2019-11-26张红英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绿毯体悟语句

张红英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化、直观化思维的层面,他们对于直观可感的画面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原本僵硬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鲜活可感的画面,因此想象就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统编版教材就将“想象画面”作为核心的语文要素,旨在让学生在品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于直观画面体悟文本语言之美和景色之美,将学生的认知性思维圈附在想象这根缰绳上,为学生深入理解和想象画面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统编版《一匹出色的马》一文的教学为例,谈提高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静态和动态交融,在想象还原中体悟语言之美

语言优美的语句需要紧扣重点词语,品味赏析,想象还原,将感知与阅读、品味与赏析有机融合,探寻文本本身的语言之美和所表达的画面之美。

如以《一匹出色的马》文中有一句话:“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这句话紧扣色彩和动态之美,展现了河水的优美画卷。在教学中,教师先指名学生朗读语句,边朗读边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语言文字转化为画面,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卡——碧绿碧绿、微风吹过、层层波纹,形成语句所转化的整体性画面。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叠词“碧绿碧绿”,思考叠词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在关注了色彩之后,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关注河水的状态,从“纹”字入手,组织学生想象“泛起的层层波纹”,孩子们的思维被彻底激活。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语句中的核心词语,引领学生据点扩展,逐层深入,展现了画面的美妙,内化了语言文字。

二、自然与人文交融,在想象碰撞中体悟语言之美

传统美学思想认为,自然之景不应该单独存在,而需要有鲜活之人的浸润与渲染。《一匹出色的马》一文就不乏这样的语句,教师要将语言文字所蕴藏的丰富美感充分提炼、激活。如语句范例:“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将描写的自然之景和人有机融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说过:“最美的风景是人。”低年级学生当下的认知能力或许能够对自然之景形成一定体悟,但对语言文字中所蕴藏的人之意境却难以揣摩。因此,这句话的教学可以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拓展想象垂柳之美。结合生活经验,借助于一个“拂”字感受柳条在微风吹拂下的动态之美,拓展贺知章的《咏柳》,在交融碰撞中丰富柳条的画面之美。第二,想象丰盈的人文之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说说,并想象他们在柳叶的映衬下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再次回归“拂”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教师紧扣自然之景与人文之景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将其所展现出来的意境,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

三、聚焦与统整交融,在联系体验中体悟语言之美

文本的语句之间并不是彼此割裂的,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言文字之美就需要在理解语句的基础,利用语句之间的关联,在聚焦中感知零散之美,真正将学生思维伸向文本语言的内在世界之中。如语句范例:“路的一边是田野,葱绿葱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这句话是非常典型的比喻句,但与一般的比喻句相比,这一句的各个元素之间形成了表达合力,共同指向同一中心。教师就需要关注课文语句中的每一个元素,让学生先认知解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平日里所看到的田野景象;对于“非常可爱”,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田野的色彩之浓郁、空间之广阔,“可爱”在什么地方呢?对于“像一片柔软的绿毯”,可以联系前面的语句,探寻绿毯柔软的具体表现。在了解了语言元素之后,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想象,孩子们的思维彻底激活,有的想要跑一跑,在葱绿的绿毯上感受柔软的质感,有的想要在上面打个滚,与柔软的绿毯来一次亲密接触。在这一段话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语言中所展现出的每一个信息,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找准彼此之间的共性联系,并洞察其共同的价值指向,通过对生活画面的还原营造出真切可感的意境,将学生的多维感官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为学生想象画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善于想象是低年级学生阅读并解构文本的重要策略,教师需要紧扣文本语句的特质,利用語句中的关键性词语、修辞手法以及内在的语言元素,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性思维,真正为学生想象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绿毯体悟语句
夏天,我铺好了一床绿毯
夏天,我铺好了一床绿毯
重点:语句衔接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钓春天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