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019-11-26魏海生

读与写 2019年25期
关键词:计算方法口算小兔子

魏海生

(广西梧州市大维小学 广西 梧州 54300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是兴趣。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呢?(1)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最有效。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2.培养学生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亲手操作,去获得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脑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3.反复强化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小学生计算的基本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逐步形成的。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让计算这座大厦稳如泰山。数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计算技能的训练不是机械的重复劳动。算法是解决问题时求结果的实际操作程序,而算理则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只有熟练掌握算理才能灵活驾驭算法,也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操作、知识迁移等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学“7、8加几”时,可以引导学生摆小棒,通过摆一摆、移一移、合一合等直观形象的操作,使学生自然、高效地理解满十进位的含义,同时提高了计算的正确性。

4.在教学中,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5.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然后、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解题时,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理解算理是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蓝萝卜,第一个蓝子里?b8个萝卜,第二个篮子里?b7个萝卜,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多少个萝卜?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个萝卜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即从第二蓝中拿出2个放在第一蓝中,第一蓝子凑成十,加上第二蓝子中剩下的5个,总共就是17个萝卜;或者从第一篮子中拿出3个放到第二篮子中,第二篮子凑成十,加上第一个篮子中剩下的5个萝卜,总共就是15个萝卜。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总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麻烦,细致,长期的过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猜你喜欢

计算方法口算小兔子
槽道侧推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第二重要极限的几种计算方法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