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
2019-11-26郑子祥
郑子祥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观乐九年制学校,四川 自贡 643204)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自然天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积极转换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开展多元化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状况
(一)教师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一些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致使按照既定教案填鸭式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设定对应的课堂情境,不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二)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数学知识原本较其他学科相比偏抽象化,很多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又沿袭着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无法更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实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策略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尤其是小学生感性意识比较强,注意力善于集中在感兴趣的事物上,因此必须经新颖的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可以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才可以进行探究和思考。课程趣味性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充满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有关“梯形”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从平行四边形过度引导到梯形,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两个图形,是否这两个图形有相似点”“梯形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吗?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好奇心理被激发出来,然后教师再去做下一步的引导,不断的提问,提问就是学生总结和思考的过程,在这种思考当中逐渐的掌握梯形的知识,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些都受到光大学生的认可,效果也会非常明显。新课标中的导学式教学方法也有对应的知识展现,几何图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知识传统的教学只是对概念的叙述和推理,学生的几何图形感不强并且对位置关系也没有进行重点的引导,那么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考虑到使用生动和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争取从抽象认知到形象认知。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亲自操作的机会,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积累学习经验,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变化。
(二)运用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抽象特性不易被理解掌握,所以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到《圆柱与圆锥》这一课节时,就可以运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施,给学生展放课前整理制作的生活中常用的圆柱和圆锥体,一些茶叶桶、漏斗、薯片桶和魔方等物体。利用反复放映并重点放大、缩小等方式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圆柱和一圆锥体基础上、掌握其特征和部分名称。
(三)开展记忆型教育游戏,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记忆型教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针对乘法口诀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记忆型教育游戏来促进教学实效。小学生多具有活泼好动、思维跳跃很大的特性,因而乘法口诀课程对于他们来说,会觉得相对枯燥乏味、极易出现记忆混乱状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记忆型的教育游戏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实效,如设定《找到自己的家》游戏。首先,教师将课前准备的12组乘法口诀算式和另一组写有对应得数的卡片放置讲台上(算式卡片分别用12色彩笔涂上颜色,得数那组图片都画成彩色小房子的形式)。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复习一下乘法口诀。待复习过后,教师把乘法口诀算式和对应得数卡片都固定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来为乘法口诀算式找到它们自己的家(也就是正确得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状况,随后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体策略探究。新时期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及自然天性特点,在课堂中开展多元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实现良好数学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