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讨
2019-11-26邬娜
邬 娜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康复路小学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前言
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主要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心理规律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充分考虑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实现数学知识和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同时,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抽象化处理,用数学模型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并且对其进行全面、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让学生对其有正确的认知。
1.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
1.1 分类法。学生,在接受小学教学的教育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对学科知识、不同对象进行加工整理,此时教师培养的数学逻辑思维之分类法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这将是一种切实可行基本的方法。而且学生在研究对象、对象与对象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中是非常适用的,同时分类法也是人们思维拓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具备这一逻辑思维,将会受益终生。
1.2 综合分析法。它指的是将所认识的对象的所用部分全部都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有对对象整体的研究深入到对象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再对分析法进行相应的研究,这种方法指的是将多研究的对象适当的分解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再对研究的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别研究,从中获得对于对象的本质的认识和了解。
1.3 概括和抽象法。概括法和抽象法有共同点,都可以应用到小学教学中去。概括法指的是将同一类的事物的同一本质属性全面的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思维方法,而抽象法是从多种功能客观事物中将非本质和个别的属性舍弃,抽出本质和共同的思维方法。概括法和抽象法并没有很明显的界限,一个是从很多类似的事物得到统一的性质,一个是从表象到本质的推理。例如,有15道10以内的加法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初小学生都会通过背诵数学组成的方式来计算,显然,这并不是出题者的意图。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本身的特点出发,得出一系列的规律,来提高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灵活性,这样学习数学一切有律可循的方式才是非常有效的。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之所以国家选择通过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性质与特点是有很多共性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新知识用相应的旧知识演算与推导出来,其实这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因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逻辑思维,所以想要社会进步,就得有创造性思维,也就得有逻辑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地培养与提高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措施来进行培养,并且在教育教学界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重视。第三,当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改变——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是与教具的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
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和措施
3.1 激发思维。问题是引发思考的最佳捷径,而思考又可以扩宽思维。数学知识其实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通过制造问题、麻烦来开展课程与解答知识,同时需要多提几个为什么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也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既然遇到问题,就要解决。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存在,而且要使学生明白它为什么是这样、又是怎么来的,这就是教师发展和引导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重要过程。而要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进行问题教学、开展问题分析。
3.2 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应用过去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使学生从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新的知识与方法的接受能力都是会有所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和课程的设计。
结语
总之,教师只有能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可以被称为合格的教师。但教师的最终教学目标远不止这些,他们还应该通过以《课堂标准》为准则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实践练习让学生不但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教师、学生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