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9-11-26张姣
张 姣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 重庆 401320)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郭沫若也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的这种精神。因此,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1.自主学习的概念解析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这一范畴本身就昭示着学习主体自己的事情,体现着“主体”所具有的“能动”品质;学习是“自主”的学习,“自主”是学习的本质,“自主性”是学习的本质属性。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
1.1 自立性。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特性,是每个学习主体普遍具有的。它不仅经常地体现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自立性又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1.2 自为性。学习主体将学习纳入自己的生活结构之中,成为其生命活动中不可剥落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自为性是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它内含着学习的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结构关系。因此,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不管是探索性学习、选择性学习,还是建构性学习、创造性学习,都是自为学习重要特征显现,也是学习主体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探索到选择到建构、再到创造的过程,基本上映射出了学习主体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也大致反映出其成长的一般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
1.3 自律性。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它在认识域中表现为自觉地学习。自觉性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意义的一种充分觉醒。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它在行为域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自律性的外在表现。因此,自律学习也就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自于自觉性。只有自觉到自己学习的目标意义,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而只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而确保目标的实现。
2.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 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亲切,语言有感染力,能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在课堂中既感到积极紧张又感到轻松愉快。其次,给学生多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到让学生独立学习。再次,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试做例题,结果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让学生理解解题的基本方法。
2.2 注重激发学习的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3 强调合作探究学习。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经历操作过程来建构某一概念、证明某一结论。这时的合作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在实验操作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如推导几何图形的侧面展开、函数图象的移动等,都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良好时机。
3.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陆九渊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而且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