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袋评价在幼儿发展评价中运用的现状研究
2019-11-26刘燕
刘 燕
(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中心幼儿园,重庆 408200)
一直以来,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幼儿的评价过分关注他们的成绩以及在园表现,这就使得整体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与科学性。为更好的评价幼儿的学习与成长,精准把握不同幼儿的差异化特点,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档案袋评价”方法。科学的“档案袋评价”,不仅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幼儿的成长过程,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成效的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档案袋评价”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运用特点
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科学的教育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袋评价”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它关注的内容是幼儿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这也决定了这种评价是动态性、阶段性的。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这种教育评价方法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在幼儿发展评价过程中,积极采用档案袋评价方式,能够保障整个评价过程的真实全面性。档案袋中的内容既包括幼儿在园内的活动照片、活动轨迹以及详实资料,同时也包含着幼儿教师的评价、记录等等。因此,在幼儿发展的评价过程中,这种科学的评价方法,能够整体保障评价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便于教师精准把握幼儿的发展状态,及时采用科学的教育对策。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一直以来,在幼儿发展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为整体优化幼儿发展性评价的质量,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评价方法,积极采用档案袋评价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在档案袋评价的运用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亦或是幼儿自身,都是发展评价的主体。评价的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参与人员是多元化的,记录方式是多元化的。依托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及丰富的内容材料等,能够全面真实的评价幼儿的发展,切实提升幼儿评价的质量。第三,评价过程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在幼儿发展的评价过程中,积极采用档案袋评价方法,还能够整体保障评价的系统性。为切实优化档案袋评价的效率与质量,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内的幼儿数量以及认知特点等,制定科学完善的计划,明确档案袋材料的内容以及性质等。
二、档案袋评价在幼儿发展性评价中的运用
在幼儿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档案袋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为优化档案袋评价的作用与成效,应该采用科学的运用方法和措施,综合性优化档案袋评价的整体质量。
(一)精心搜集材料,体现发展过程
在幼儿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整体优化档案袋评价的水平,教师应该做好档案袋材料的精心搜集,全面体现幼儿的发展过程。在档案袋评价的运用过程中,并不是所有资料都应该纳入其中,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幼儿发展的真实材料,才可以应用到档案袋评价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在档案材料的搜集以及整理过程中,应该精心筛选档案材料,反复甄别与判断档案材料,将涉及到幼儿发展与成长的档案材料全面收入其中。比如体现幼儿手部动作的一些照片等,教师在做好这些材料的搜集与整理时,还应该做好详实的文字记录,尽可能采用幼儿的原话,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二)把握个体差异,认真记录轶事
在幼儿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整体提升档案袋评价的质量,教师应该精准把握幼儿的个体差异,全面记录幼儿的轶事。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认知差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应该注重把握他们的不同特点,充分体现档案材料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幼儿评价时,应该给予每一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重视,将他们的表现以及行为等真实客观的纳入档案材料。当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个人轶事时,教师也应该将其详细记录。
(三)质与量的结合,提升评价科学性
在幼儿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的质与量的充分结合。幼儿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袋资料”更多是一种质的评价,为提升评价的科学与全面,教师还应该科学采用一些“量化”的评价方法,将不同幼儿的发展过程等采用星级方式、小红旗获得数量等量化方式予以表现,充分提升广大幼儿以及家长的重视,引导他们真正参与到教育评价过程中。在档案袋评价过程中,只有注重评价的质与量的充分结合,才能真正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结论:
在幼儿发展性评价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相对比较片面,为整体评价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科学采用档案袋评价方法,充分把握这一评价方法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对策,整体提升它的运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