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指游戏,点化童心启迪幼儿智慧之门
2019-11-26徐珊珊
徐珊珊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河滨新村幼儿园,江苏 宿迁 223600)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幼儿教育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解放孩子的双手”这一理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些都充分说明,在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在做手指游戏活动时,大脑、眼、手同时协调运动与发展,对视觉、听觉、触觉、语言等功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将手指游戏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一)手指游戏能促进常规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借助手指游戏,内化班级常规管理。
刚入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要建立班级常规就更不容易,将手指游戏和班级常规结合起来,让手指游戏渗透到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建立常规。在组织幼儿课前活动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手指活动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课前活动中的常规习惯。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有序的学习班级常规,对于孩子是非常适用的。
2.借助手指游戏,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针对幼儿依赖性强、自律意识差的特点,我们借助手指游戏《洗手歌》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就餐前洗手后,孩子的手不能乱摸,这时往往是机械地强制孩子抱手等待,而我们用手指游戏“饭前手指游戏大串烧”的运用,即能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又能保证幼儿的双手卫生。我们通过《穿衣服》《系鞋带》等手指游戏来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手指睡觉》手指游戏帮幼儿养成睡觉前安静的习惯。
(二)将手指游戏融入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能力
1.手指游戏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的,就算是专心致志也不过就几分钟,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时老师就应该根据活动内容,运用手指配合儿歌、音乐做一些手指游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游戏,在活动开始之前玩一个手指游戏既可以整理幼儿秩序,使幼儿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又为以后的活动做了铺垫,老师再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生动的导入要讲的学习活动内容,相信手指游戏的“热身”会给教学活动带来不一样的收获。老师的教学就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容易开展 。
2.手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际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景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回应。孩子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际工具。
二、手指游戏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纲要》中还指出:幼儿应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分享,有同情心的好品质。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或小公主,在家里大人呵护太多,所以走出家门后交往能力较弱,不太容易与人交往。一旦进入幼儿园面对他们的是一群同龄的孩子,在交往中,他们的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常常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而我们开展的手指游戏就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轻松、随意、无拘束的氛围。可以单独表演,找朋友合作玩都可以,老师鼓励幼儿自己找玩伴,这样孩子能主动与别人交往,游戏的规则自己来商讨,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手指游戏具有趣味性,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观察,思考,想象。在游戏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将手指游戏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既有可行性也有操作性,同时对幼儿的自身发展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这已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也被幼儿教师和家长广泛认同。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将手指游戏运用到一日活动中,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发挥其教育功能,开发幼儿智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培养更多的能力,让孩子更快,更开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