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11-26周志美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灌输幼儿教师危险

周志美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幼儿园,江苏 扬州 225816)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幼儿安全事故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幼儿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位家长和教师的心,不论是在幼儿园内还是在家庭中,亦或者是户外活动是,幼儿总免不了受到意外伤害,他们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无法察觉危险的到来,他们身边围绕着太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是影响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致命因素,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幼儿教师和家长需注重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采取各种措施让幼儿认识到危险的存在,加大安全知识的灌输,使得安全意识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一道有利屏障。

一、借助生活实际情境,提高幼儿的危险防范意识

幼儿的自我保护和抵抗诱惑力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他人物质和言语上的引诱,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面对困难的事情时总是不知所措,往往是手忙脚乱,造成人身安全上的伤害。这其中的原因与家长的过度保护有一定的关联,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大包大揽地为幼儿准备好所有的事情,平时只会单纯地告诉幼儿哪些不能做,哪些事情有危险,家长缺乏有效的安全知识教育的方法,这样只会加重幼儿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趋势下,一旦脱离了家长的视野,他们会将想法付诸实际行动,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部分家长个性比较急,总是催促着幼儿加速完成某件事情,怕耽误时间,完全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因素,而在家长的催促下,他们的心里是慌张的,自己做事情时就容易慌张,越慌张就越出错,家长仍然在一旁不停催促,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就要从生活实际入手,模拟存在的危害场景,让幼儿能够看到不遵照规则行动的后果,适时地灌输给他们安全知识,加深幼儿的印象,同时也要保障幼儿的心理不受到伤害,否则会产生与原目的相违背的效果。比如部分幼儿一生气的时候就喜欢扔东西,不论是什么,随手拿起来就朝着其他人砸过去,下手不知轻重,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或者教师在身边,就要及时制止幼儿的这种行为,为他们模拟随便扔东西的后果,让幼儿能意识到错误,逐渐改掉随便容物品的不良习惯。

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幼儿获取更多的安全知识

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每个幼儿都要参与的,幼儿园要不定期地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邀请适龄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更多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强化幼儿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在一次主题活动上,邀请了大班和中班的幼儿,主讲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现一些安全相关的动画,以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讲述安全知识,讲解过程中积极和幼儿互动,先让幼儿举手回答自己都了解哪些安全知识,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促使所有的幼儿都积极踊跃地发言,有的幼儿说:“不能自己倒热水。”“上下楼梯要排队,不能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不能拿陌生人给的东西。”教师要对踊跃发言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幼儿回答,让他们能记住更多的安全知识,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提醒家长要选取适当的时机灌输给幼儿安全知识,让幼儿能够牢牢记在心里,未来生活中可以自觉避免危险因素。通过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每个幼儿都讲述了安全相关的事项,也更加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

三、指导幼儿表演安全小故事,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故事表演是幼儿教育经常用到的活动形式,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方面是让幼儿掌握故事中讲述的道理。幼儿教师可借助这一方式的特点,将安全知识引入到故事表演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精心挑选故事内容,既要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又不能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为幼儿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者为了表现自己而去接触一些危险的事情,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变化,做到情理并通,耐心指导,让幼儿在表演中用心去感受,理解安全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目的。

针对幼儿的安全问题,教师和家长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过度地保护他们,要交给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他们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将安全知识进行内化,建立起保护他们身心安全的最好屏障。

猜你喜欢

灌输幼儿教师危险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
话“危险”
八小时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