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6王爱群
王爱群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中心幼儿园,湖南 邵阳 422302)
童话故事,如《海的女儿》、《丑小鸭》、《灰姑娘的水晶鞋》等,不仅穿插了精美的图片,便于激发儿童阅读和思考兴趣,更给人以一定教育意义,让儿童从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所以,在早期的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展童话故事教学,以故事情节吸引幼儿,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继而实现启智和育人的双重教育效果。以下就是笔者个人的部分浅显看法,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一、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幼儿教育意义
童话,是一种站在儿童的角度,以浅显易懂,简洁文字而概括生成的文学故事,它最初的起源可以溯源到十九世纪,而丹麦就是童话故事的故乡。世界上较为公认的童话大王就是安徒生,他所记叙的童话故事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幼儿教育,毫不客气的说,世界的哪个角落有孩子,那么那里一定会有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富含丰富的想象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眼前都可能浮现出不同的景象;其次,是故事主线明了,内容简洁单纯,儿童的思维方式单一,所以,这样的情节设定,更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再次,就是发人深省,含有德育意义。比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就告诉了人们要懂得诚实守信。所以,综合来讲,将童话故事应用到阅读教学中,对于幼儿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二、童话故事在幼儿阅读指导中的应用
(一)给定一个童话故事的“起点”,让学生独立“奔跑”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学前教育中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我们一定要提起重视来,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继而带动整个课堂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童话阅读中生成一个起点,这样在兴趣的支持下,他们就会逐渐“奔跑”起来,尤其是对于大班的幼儿,他们经历了小班和中班的学习,早已积累了部分阅读经验,所以,他们是完全有可能独立阅读的。那么,如何才能够给定幼儿一个阅读的起点呢?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边阅读,边提问,边启发,在幼儿的学习兴趣成熟时,再放手幼儿自己到故事中寻找答案。比如,对于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我们可以如此启发,“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儿》的故事,小女孩的身世很悲惨,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圣诞夜卖火柴,但是却没有人来买它的火柴,为了在寒冷的冬天取暖,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你们猜她看到了什么?”如此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然后引出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激发幼儿交流和思考的兴趣,然后将这一问题留给“亲子阅读”,让孩子的父母带着他们一起阅读,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幼儿教师要真正领悟到童话故事的育人价值
悉心去做幼儿教育总结工作的老师可以发现,其实很多童话故事都富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有的劝人一心向善,有的批判人性的贪婪,还有的赞美崇高友情,更有的歌颂无私奉献等,这些高尚的精神品质,都是祖国下一代所必备的品质。所以,幼儿教师一定要充分领悟到童话故事的强烈育人价值,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对幼儿实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育,比如,通过阅读童话故事《狼来了》,告诉孩子们千万不要撒谎,恶意的欺骗善良的人,以及所有想要帮助你的人,那么,到最后得到的只能是众叛亲离。
(三)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幼儿自主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主要沟通的载体就是绘本,我们也可以将它们暂时作为教材。绘本中的童话故事,有的是纯图片形式的,看起来有点像是连环画,也有的是图片和文字混排的。在实施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绘本的童话故事为剧本,倡导孩子自己动手制作故事人物头饰,如“猪大哥”、“猪二哥”、“猪三弟”和“大灰狼”,然后阅读绘本故事,在课堂上结合幼儿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如此,也同样可以起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效果。《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是很多儿童都听过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演绎过后,会有更多的孩子懂得兄弟间的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做事要认真、仔细的道理。
综上,幼儿早期的阅读启蒙教育,对于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基于此,本文笔者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简述了实施幼儿童话故事启蒙教育的紧迫性,并提出了部分童话故事教学实施的具体对策,如有不足,还请同仁指出,笔者定虚心接受,以促使幼儿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