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中的小智慧
——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
2019-11-26樊静玲
樊静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八中学,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会教,而是教会,即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包容;学会独立,思考,完美个性;学会负责,尊重,感恩……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们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教育能力的竞争,所以,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智慧。
一、重身教,让孩子在道歉中学会交往
我家孩儿从娘胎出来就好激动,好跺脚,但凡有点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都表现在跺脚上。我告诉儿子:如果你跺脚,楼下邻居就认为妈妈没有素质,教育的孩子也没有教养,为了消除他们的反感和不快,妈妈和你下楼给邻居道歉,妈妈说明道歉的原因,你也要说出自己的过错,并保证以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我牵着他的手敲开邻居的门,由衷的向对方道歉,他学我样也给邻居道歉,邻居阿姨委婉的指出他的错误且鼓励他做个好孩子。回家后他竟然收敛了好多,之后虽然还犯跺脚的毛病,但他跺脚的次数逐渐减少直到没有。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巧引导,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性子燥,脾气急,执拗,嘴又快,我给他起了个绰号“理常在”。周五周六不写作业导致周天写的作业没有质量,我和他协商怎样合理地安排写作业和玩的时间;他书写不规范,我和他研究字没写好的原因且坚持练字;他想买玩具或者生活用品时,我会从实用价值角度帮他分析有没有必要买……我扮演着妈妈和朋友的角色。几年下来,在这样的气氛中他不再那么倔,那么躁了,心态平稳了很多,学习成绩也稳中有升。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将来有一席之地,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培养他们会思考,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善“示弱,让孩子在劳动中与父母增进感情
时光荏苒,我家孩子今年六年级了,青春期已来到,叛逆随之而来。我和他硬碰硬必定两半俱伤,伤了和气毁了信任,示弱。对,这个办法我屡试屡爽。早晨我上班早,临走时对儿子说:“记得预约米饭噢”!中午回家要急着做饭,锅没刷菜没洗,我对儿子央求道:“宝,妈妈都快累死了,你刷锅,我切菜炒菜,咱们双管齐下,行不”?儿子爽快答应,干的有模有样。当然,我也会把我强项的一面展现给他,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办手抄报我给他画画,他夸我好厉害;诗歌对不上上下句,我把整首诗给他背一遍;给他编笑话,编脑筋急转弯他说我太牛叉……
实际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劳动有利于 培养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任务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在劳动中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