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策略
2019-11-26陆凯丽
陆凯丽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 215500)
热播剧《虎妈猫爸》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式家庭父母形象。赵薇扮演的毕胜男在职场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回到家后对孩子的教育也异常严厉,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毕胜男坚定地推行着虎式教育。而“猫爸”佟大为扮演的罗素一角,推崇快乐教育,认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切自由。虎妈猫爸谁的教育方式更为正确呢?
处于人生懵懂阶段的孩子,对于未来的一切都是迷茫的。诚然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家长都要做到的,但必要的指引和原则的教导是必不可少的。而同样处在这一阶段引领孩子在学习海洋畅游的小学低年级班主任老师的责任就更为重大。低年级小学班主任必须用爱心,了解和参与,配合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既不可给予过度式的宽容呵护,也不能一味严苛逼迫惩罚。也就是说,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身份既要是“虎妈”,也要是“猫爸”。本文旨在从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教育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和家长时的沟通问题上的沟通策略。
一、低年级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策略
小学生面向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灿烂且又绚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感觉到与孩子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与学生之间做到心灵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涯上快乐健康积极向上地成长呢?
首先,低年级班主任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班主任只有了解和熟知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对他当下的行为和问题进行分析,才能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班主任要从家庭方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从日常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作业与学习状况分析学生的不足,多角度地去了解学生。
我的学生王某,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记忆力不佳,学习行为习惯一般等问题。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回家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且作业正确率较低。出现这些情况后,我首先去调查了该生的家庭情况。发现该学生的父母是外地过来工作的,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对孩子的管教较为放松。并且,该生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父亲素日里过于宠溺孩子,学习基础差,再加上其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学习行为习惯,日积月累,最终导致该生的成绩无法追上班中其他孩子的水平。
根据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该生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不佳的情况与其家庭中父母教育较为疏散有一定联系。该生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在学习教育上不能帮助孩子解决课堂问题,而过于忙碌和忙碌之下无法陪伴孩子的愧疚转变成对孩子的极度宠溺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两个原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一方面迅速与该生家长获得联系,电话他们向之传递了这些问题和我的期寄,希望家长能够多腾出时间陪伴孩子鼓励其好好学习,一方面跟孩子交流,鼓舞他多向周围的同学,老师提出问题,积极向上。经过谈心交流和帮助学习后,该生的表现明显变化,现在成绩正在往好的方向转变。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表明了教师对待学生要有正确的师生观。学生之间存在学习水平德育水平的差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教师的存在就是引导学生的学业、道德认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倘若说,因材施教是一种尊重;那么不带有有色眼镜的倾听各种学生的诉说,不严厉禁止反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主张,就是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尊重。事实及研究均证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保持亲切和蔼的微笑,善解人意的态度,饱满真诚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防备抵触畏惧心理,能够最大层面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沟通。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注重循循善诱和耐心启发;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要给予发自内心的真诚赞扬;对于学生关于问题的思考,要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
最后,要有效沟通需要情感共鸣。卡耐基如此定义沟通——“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则要求他与别人一致。”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一些教学要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方案。
在所有的情感共鸣教学师生沟通中,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教育家陶行知在当小学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发现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诧异地接过糖。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 时你立即停止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的表情更诧异了。此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那个同学感动极了,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这个学生,并说道:“我看到了你的后悔,为你知错能改而感到高兴,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果。”陶行知在这场沟通中没有用到一句责骂学生的语言,但却令学生自己认知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的方式令很多班主任折服。
二、低年级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策略
低年级班主任管理小学生的压力比高年级班主任更大,需要更有耐心地去面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特别是学生家长,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教育背景,工作职业的家长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应对。因此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掌握更多的工作经验,找寻适合每种类型家长的交流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
现代学生家长基本为一些80后,90后,对于孩子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教师在交流沟通技巧上也应与时俱进。
采用多渠道沟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不一定要局限于传统打电话和开家长会交流的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级小,通常会有家长前来接送小孩上学,在这个时候与家长进行短暂面对面的交流,把一些问题和事情交代清楚,不但有助于教师向家长透露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和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也有助于家长根据孩子在课堂的表现向老师咨询细节问题并解答,这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
80后,90后的家长是中国网络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都喜欢运用微信作为自己日常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班主任在微信上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反馈一些突发事件。此外,建立微信群,将家长们凑在一起去探讨子女养育教育问题也是家长非常青睐的一种沟通方式。而且微信群可以将一些学校的教育要求政策及时地下达到家长手中,不需要再电话逐个通知家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适时地调整沟通内容。每一个家长都是独特的家长,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背景,导致他们对小孩的态度都会有差别。教育态度过于松散和放纵孩子的,要适时提醒家长严格;过于追求完美的,要提醒家长适量放松鼓励孩子。
我的学生陈某,本该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学生。但是任课老师表示由于他上课喜欢插嘴,做作业字迹潦草而不喜欢他。经调查发现,该生身为家中的独子,集家人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家中基本不做任何家务,导致其生活习惯很差,不注重卫生。这个学生的问题在于家长对其管理太过松散与宠溺,在家基本有求必应,应而在校学习生活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考虑到这个问题,笔者将学生的真实情况反映给了家长,强调了宠溺教育模式给孩子带来的弊端,希望家长在关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三个方面能够稍微保持严厉的态度。经过与家长沟通后,该生后续的学习表现良好,开始注重卫生细节,重新获得了老师同学的喜爱。
除了沟通技巧以外,在与家长的接触上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不要与家长走得太过接近。一些教师与家长年级相仿,教育背景相仿,容易因为话题相投,聊天亲近,而像朋友发展。这种行为本身不存在大问题。但是有的教师因为与家长走近了以后,在班级学习教育上也会更为注意到该家长的子女,应而予以特殊对待,超出教师的职责范围。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特权心理,恃宠而骄,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是要提高自身素质。大多数家长对于教师是尊重理解与支持的。但不能因为家长的尊重,教师自身就产生飘飘然的想法,要时刻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清醒勤奋地对待家长。此外,面对个别家长在不理解工作而被一些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对待时,也要第一时间保持冷静,寻求学校或其他正规渠道的支持和帮助,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三是要积攒经验区别对待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家长接受讯息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进行谈话前,可以多做家长背景调查,以辅助对话聊天。在沟通时,发现内容不为家长所接受时,要进行及时调整。与家长的沟通需要生活经历与经验,应多与不同家长进行交流,积攒经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班主任十年如一日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将手中莘莘学子培养成茁长成长的大树。班主任是花园的园丁,是牺牲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是吐丝到尽终不悔的春蚕。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都要始终怀揣着真诚的心和带有希望的目光,以爱的心态帮助学生的成长。愿所有的教师同行能一直保持一颗“冰心”推动我国低年级教育事业的发展,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一个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