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遨游书海中

2019-11-26张容娟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外书读物书籍

张容娟

(西安市未央区方新小学,陕西 西安 710016)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众说纷纭.“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学校,学生的课业繁重,课外阅读的时间难以保证。在家中,由于许多家长自己很少阅读书籍,在他们的心目中完成家庭作业了,就是一个乖孩子,因此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大部分想到买作文书,形成了看课外书即是作文书的狭隘的概念。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书籍。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的看一遍,很少做读书笔记,只是表面的看看,不能深入其中的字斟句酌的阅读。

为了这样的课外阅读现状,让学生爱上阅读,现作如下探讨。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欢阅读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首先,利用墙壁、后黑板的空间,粘贴读书的诗词、名言、名人故事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其次,可以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学会分享课外读物,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另外建议家长利用节日带孩子买书,生日送书等活动……让学生尽情翱翔在书的海洋。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偏好也会不同。课堂上。利用开课的几分钟,说趣味语文故事、典故等一部分内容,说道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才有效率。

(一)做好读物推荐

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很多不适合学生阅读。而小学生年龄小,鉴别能力低,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1.可以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最后一头战象》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的名著,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内采取精读的学习方法,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课外阅读,常用的是略读方法。课堂教学中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课外阅读不断练习实践,巩固方法。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可以摘抄好词好句,也可以在书上做眉批、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及时写自己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三、灵活运用激励,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1.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阅读检查、评比,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好书推荐”、“读书评论会”、“作品创作展示”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而进入阅读的良性循环。

2.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用红笔标出给予勾画。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如口语交际,辩论会,演讲比赛,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从而给学生一个自信心。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宽渠道,让学生遨游在书海中,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为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读物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爱看课外书的我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