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019-11-26施德宝
施德宝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大直镇巴力小学,广西 钦州 535000)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的专注率,还能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创新课堂和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堂模式。本文我将就如何创新改革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化技术走进课堂,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虽然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时候学生凭借直接的想象理解并不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靠老师讲学生想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有效结合,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教师轻松传授知识,学生轻松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平移、旋转、轴对称》一节时,教师如果只告诉学生对称可以产生美,那么很可能只是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一句话,但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通过平移、旋转等得到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来,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学生大为惊叹,感叹原来对称图形是这么的美!
将信息资源带到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给小学生提供了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间接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好我们的多媒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问题情景法,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大城市已经深化了改革,而今,对于很多贫困地区也有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才能创建高效率的课堂。跟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问题情境法已经成为一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有一句格言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是说学习由思考开始,而思考的源头是怀疑。所以说,采用问题情境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合适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公式:周长=(长+宽)×2,这样学生对公式不了解的话,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所以采取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画一个长方形,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并假设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长是8,宽是6,让学生自己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并得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个公式,并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激励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内心的胆怯与自我否定,所以,想要最好的课堂,学生勇敢与自信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学生的自信正是提高学生个性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教学法,从学生心理学习规律出发,适当地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也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充满自信。在进行激励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摒弃传统教师为尊的概念,要明白承学生与教师拥有同等重要的教学地位,另外,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即使是学生有错,教师也不能语言攻击学生,应该保持态度温和,对学生循循善诱,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步。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出最后的结果,但如何确定商的位置很多同学都会出错,尤其是对于中间有零的这种被除数,如402÷2,很多学生往往会忽略中间的零直接将最后的结果写成21,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讲第一遍让学生就学会的概率很小,越是这种情况,教师越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计算答案,即使学生说错,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赞许的眼神或者鼓励与表扬,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为课堂增添生机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创新小学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学中的必然趋势,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课堂教学中不能过于沉闷,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自己学会交流并得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小学生能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更加有利于他们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