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出“生本”回归“童真”
——小学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初探

2019-11-26潘洁茜

读与写 2019年19期
关键词:童话文本阅读教学

潘洁茜

(浙江省金华市东苑小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实验教材,有情有趣,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化。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蕴涵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们要沉下心来,把发挥新教材童话的优势,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作为阅读教学中的自觉的追求。

1.童话教材对话式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是学生个性理解、独特感悟的过程;是时时生成、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应在“生成”中,为学生搭建“个性对话”的平台。

1.1 在师生平等中进行个性对话(让学生成为童话教学的首席发言者)。“对话”作为教学中一种交往,首先意味着平等。师生双方在建立相互尊重、信赖的基础上,共同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需要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坦荡的胸怀,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倾听孩子的声音,关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与教师零距离的接触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1.2 在预设与生成中进行个性对话(让学生成为童话教学的即兴插话者)。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与安排,但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我们既要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灵活的成分,在“即时生成”中进行“个性对话”。

1.3 在多元解读中进行个性对话(让学生成为童话的多元解读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并进入情景,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悟,与文本直接“对话”。

(1)尽情诵读,直接“对话”。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人,随着理解的深入,感受也会发生变化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地诵读,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独特的体验。它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始终成为阅读的主体。

(2)多元理解,大胆“对话”。《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理念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新教材、新理念、新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读中历练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创造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自主探究。

(3)才艺展示,表现“对话”。我在指导《春雨的色彩》的时候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能用语言谈谈你们小组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可以讲一讲、议一议;喜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喜欢朗读的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如果还有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收获。

语文教育的资源是广阔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猜你喜欢

童话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