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入园初期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
2019-11-26蔡丽艳
蔡丽艳
(河北省迁安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河北 迁安 064400)
幼儿在园的进餐或者说科学进餐包括吃饭时不乱打闹,不挑食厌食,不随便掉饭,不剩下饭底,正确使用餐具以及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就餐习惯及能力,改点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培养独立进餐能力,这既是幼儿教育的关键点,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点。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孩子不会使用餐具以及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会耍脾气,如何帮助孩子们解决吃上的困难,帮助其更快的熟悉和适应园内生活呢?下面将根据典型案例进行简短的分析及对解决办法的一些尝试:
1.进餐中的情绪障碍分析
案例:李xx,3周岁,小班小朋友。
典型的现象是该幼儿入园时适应时间很慢。通过观察,我发现主要原因是该幼儿与同龄幼儿相比明显存在情绪障碍(遇到自己不爱吃的饭菜时会大声哭闹),这种障碍也是一种常见的幼儿入园时的现象。
1.1 冷处理+热加工。孩子哭闹时情绪很激动,在这个时候老师采取的是不理睬他,通过冷处理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平复下情绪,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老师不会因为他哭闹就迁就他,凡事要讲个理字,要明辨是非。
事后再“热加工”,即对幼儿耐心说教、引导其理解科学规范餐饮的重要性,通过感情沟通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进行“冷处理”,进而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我们的建议。通过这种方式的处理,发现对幼儿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1.2 同看待+等对待。在日常生活中,本班老师从小事做起,用同等的标准去要求他,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慢慢让他明白自己是没有特权的,让幼儿自己在各种行为中悟出地位平等、机会平等。
2.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及卫生清理
案例:梁xx,3周岁,小班小朋友。
典型的现象是该幼儿入园很长时间仍然哭闹,经过观察并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在家里一直是姥姥带,孩子在家里家外的每件事基本由老人帮办,尤其是吃饭这件事总是姥姥来喂,因此幼儿已经习惯了有人喂,自己吃起来就很为难,直接导致入园焦虑。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很多幼儿都是接辈老人看护,幼儿的一切行为均由老人包办,进而造成幼儿入园初期很难正确用餐具或清理卫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引导,我们发现幼儿能有很快、很大的进步,基本能做到规范使用餐具,认真清理餐具或卫生。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2.1 我来当厨师,让幼儿体验餐具的用法。利用活动区时间,让幼儿扮演小厨师,其他幼儿负责做饭(面条,饺子,元宵...),小厨师负责把面食夹到锅里去煮。孩子慢慢的,在游戏中对餐具的掌握越来越熟练,在有趣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此活动的最大优点就是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真正让幼儿在玩中学,提高活动的效率。
2.2 我来抢礼物,培养幼儿的鉴别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以奖励为机制,提高幼儿积极性,采用单独或比赛的形式,让幼儿练习勺取不同的物品。勺取的东西遵循由大的到小的,由少的到多的这个过程,越来越难,最终为熟练掌握餐具、鉴别餐具服务。
2.3 我来继续练,坚持好习惯形成好能力。每一天我们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如在家里不要给孩子喂饭,让孩子慢慢习惯自己进餐。
通过老师与家长的合作和努力,现在这个小朋友已经改掉哭闹的现象,能够自己进餐,饭后还能帮助老师清理卫生。相信在不久的日子里该幼儿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好宝宝。
习惯决定未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小班老师,一定有善于发现孩子们活动中以及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注意细节,分析内因,总结问题,寻找方法,为幼儿的成长寻找有效的途径,帮助幼儿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行为规范和教育引导,培植幼儿养成稳定正确的进餐习惯,为其他好习惯的培养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