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分析
2019-11-26王红丽
王红丽
(河北省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被视为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音乐作品的作者、创作特点和民族特征等,还能够在倾听过程中陶冶情操,由表及里的欣赏音乐。现行小学音乐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教学大都是围绕审美为中心开展,从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入手,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在音乐体验中感知音乐文化的复杂性和艺术魅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给学生体验丰富的音乐形式的平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本文分别从民乐欣赏课、管乐欣赏课和舞蹈欣赏课等三方面入手,对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实的探究与分析,通过探讨与分析找出欣赏课教学的新思路。
1.民乐教学欣赏课之策略
在音乐大教育理念和大课程理念下,除了国家课程资源教学之外,还应广泛拓展音乐教学空间,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更好的弘扬民族音乐。比如讲冀教版小学音乐《空山鸟语》,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感知,了解二胡在伴奏中的那种表现力及它所体现的乐理情感。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遍乐曲,让小学生听完后说一说感受。小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有的说乐曲好听,用寂静的氛围和鸟叫声形成鲜明对比。还有的说乐曲节奏明确,仿佛置身于深山中,心旷神怡。教师继续提问:那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小学生都回答道:二胡。然后音乐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介绍二胡,包括二胡的结构、演奏方法、音色等,让小学生感受乐理和音乐文化。接下来,音乐教师为学生出示乐谱,让小学生跟着乐谱分段听,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发展想象力和记忆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音乐教师让小学生用已有的打击乐器或者手势等进行音乐演奏,一方面加深对所学乐曲的理解,另一方面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民族音乐欣赏课取得最佳的欣赏效果。
2.管乐教学欣赏课之策略
音乐欣赏主要是以音、视频作品为欣赏对象。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互动和探究。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构建一种科学、民主的课堂氛围,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小学生用真心去学音乐。管乐是音乐欣赏的重点,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管弦乐器的歌曲,能够唤起小学生的音乐意识。比如讲冀教版小学音乐《单簧管》,教学重点是听辨乐曲风格、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情绪,能够随音乐模仿演奏。首先,音乐教师播放《单簧管波尔卡》,让小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拍手,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单簧管波尔卡》,这是用单簧管演奏出来的,乐曲节奏欢乐、明快。音乐教师给小学生播放演奏视频,让小学生直观的学习音乐,更好的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在小学生掌握了这首音乐之后,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完整跳波尔卡舞蹈,课堂达到高潮,小学生都积极参与。最后教师邀请小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配乐演奏,突出体现管乐在各种乐器中的配乐作用,让小学生体验到音乐曲目的本质特征。
3.民族舞蹈欣赏课之策略
小学音乐新课标和音乐课改新理念把音乐的感受和欣赏放到了重要位置,足见欣赏在小学音乐的重要性。欣赏课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律动。民族舞蹈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知道,中国的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性的特色舞蹈,每种舞蹈都能反映出各自民族的特色文化底蕴和音乐发展史,是小学生学习小学音乐的有力保障。比如讲冀教版小学音乐《家乡歌舞情》,通过本部分知识的学习让小学生了解河北民歌的特色,并尝试创编歌舞,并用打击乐器或动作边线处来,它体现着我们河北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怀。教学时,音乐教师为小学生播放歌曲《放风筝》、《打枣》、《回娘家》等,感受到极强的乡土生活元素。然后音乐教师结合河北迁安当地特色,为小学生带来古典民族舞和现代民族舞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河北民歌民乐的喜爱,更好的传播音乐文化。可以成立兴趣小组,在课后编排民族舞蹈,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时,音乐教师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古典舞蹈欣赏,让小学生感知我国舞蹈历史的文化,从中体验舞蹈的魅力和音乐的内涵,从而增强音乐学习欲望,鼓励学生自己或合作编制舞蹈相互分享欣赏,编制的舞蹈要求内容要新、动作要明晰、连贯性和节奏感要强,这样的作品学生愿意去欣赏、去评价、去感知,让学生在创新中获得进步,使欣赏课教学获得最大的价值。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小学生终身发展音乐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坚持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为突破点的理念,关注小学生的音乐个性特长和兴趣点,指导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小学生提供表现才华的机会,促进其音乐素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