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
2019-11-26吴建春
吴建春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消化理解那此理论知识。思维与交流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两种主要活动方式。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重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教学策略
能够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小组团队的合作学习效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最终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是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
1.1 合理划分合作小组及实施。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人人有事做,既能够发挥优等生的引领作用,也能够调动学困生的参与性,最终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其中,合理分组是关键。一般根据学生性格、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几个合作小组,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我在教学中遵循三个原则建立小组:一是自愿,二是成员互补,三是人数要少。为了使小组成员有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实现有效的竞争力,一般来说,是鼓励学生自愿结组,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少组内成员的分歧,增强凝聚力;同时,分工一定要明确,要有人负责,有人组织,有人记录,这样学习探究活动才能够有序开展。当然,为了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岗位应该是流动的,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这样才能够使每一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都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也能够逐步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2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增加了学生使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实践的机会。但也存在着一此问题:(1)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欠佳。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另一此较为消极的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喜欢做听众,渐渐地他们对一切数学活动表现得冷漠。(2)教师为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活动和思考。有的小组没有时间展示自己的成果,没有成就感,渐渐地对活动就失去了兴趣。(3)有些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虽然对小组合作很感兴趣,但由于表达能力稍差,没有自信心,最后请组内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汇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改中逐渐摸索,改进,使之日趋完美。总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该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合理的分组切实使每一名学牛都能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2.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要让学生多说多练
数学是一门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数学知识,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则一富,当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数学基础内涵和规律以后,他们就能够比较清楚的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数学的内在原理。小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常常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为基础和支撑,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生长、延展、衍化,对熟悉的生活背景素材进行提炼、概括、升华,这此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在讲解新的知识之前,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预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提出一此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与教师在对话的过程中澄清一此概念,融进一此生活中的经验。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前,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都说一说,自己曾经学过哪些和比有联系的知识?在生活中曾经发生过哪些和比有关的事件?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活跃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
3.增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
通过体验探索更加广泛的数学学习世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如果每周至少精心安排一次学生讨论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活动,就可以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因此非智力因素在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环节中,也是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的培养对象。在培养学生体验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公平平等原则,因为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在参与一此数学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时,经常会缩在后面,不愿意去表达。面对学生这种退缩的行为,教师也要善于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提升信心,发现更多自信心提升所带来的好处。而且教师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了解更加丰富的数学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整体素质。
结论
在教学活动学习中,教师就要制定相应的规则,让每个学生都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有去代表小组发言的机会。这样的一些深入的、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对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