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11-26李方媛
李方媛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鹦鸽初级中学 陕西 太白 721600)
初中历史科目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熏陶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历史观念,整体的提高学生素养。在本文中,教师用什么办法在核心素养下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在以下谈出几点,让广大教师借鉴。
在学校重视起来素质教育,根据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不要重视初中生熟练掌握到历史知识,考试成绩的高低,要重视的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增强自身的品质,建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德育教育就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是不可以缺少的。教师在课堂历史教学时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然的话,学生拥有一身的才能,不爱国,反而对于国家有害处。在历史课本中爱国主义精神是不能磨灭的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史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来源,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根据古代不同朝代的管理制度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时代的背景,创新时代的管理制度;从国家受到的屈辱和共同抗争提高学生高涨的爱国精神等等不同的爱国素材都可以结合到初中历史课堂中。而我们身为初中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以身作则,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传播正能量,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让学生过着积极的生活状态,能够使学生在未来为祖国做出功绩。
例如:教师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时,一般教师在历史课堂传播二战是双刃剑,把积极的情绪带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坚持不懈的抗争。教师可以将这课知识延伸,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现在为了纪念中国成立周年庆的视频,与之前的为了和平抗争相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人民不同的爱国精神。由于在初中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要给学生树立不好的思想,让学生心理有着不正面的思想,在接受教师的理论教学后,有利于学生理性思考,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诚信品德的人格
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每个人对于社会所付出的功绩都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人民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所做的付出就会强大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高尚的品德中间就包含着诚信,在古代时代中,就有着不同的故事流古至今:皇甫绩守信求责、晏殊信誉的树立、李勉葬银等等,一个人的诚信可以自我约束,没有设立相关的制度,但是像在无形中驱策着自己,一般在交往中人们之间出现冲突都是因为没有诚信,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进一步实现将诚信教育渗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伐无道、诛暴秦》这课内容时,教师要合理设立好教学任务,讲解的课本内容是非常完美的对立素材,让学生认识到课本中所反应的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学生掌握到秦做出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年代中得天下需要先得民心。而且,教师要根据学生都愿意听取历史故事的情况,采用正能量的故事说给学生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独立的归纳其中的意义,而不是教师去讲解出有关诚信的情况,导致学生厌弃,降低兴趣。
3.良好的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初中时期,学生自身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出现不同的身心问题,例如逃学、斗殴等等,教师没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指导,导致让学生发生大错。借鉴发生的事情,就了解其中发生的规律,在多年前的古人事迹可以在不同时间都鞭策着自己,指导明确的方向。
例如:教师在讲解《红军不怕远征难》这课内容时,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时营造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受到教师的斥责就会放弃对知识的学习?有没有因为别人的成绩好,觉得自己的学习没有意义,因此,我们换位思考,你是一名长征路上的红军,遇到的烦恼跟你的烦恼相比较算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讲解关于长征路上历史故事,增强学生乐观主义精神,有效的塑造学生的人格。
总之,在核心素养下的历史知识教学和渗透德育都是比较重要,在生活中学生没有知识不可怕,但必须拥有良好的品德。学生处于的初中时期很关键,教师要重视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的促进学生德才兼备提升,向国家作出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