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探究

2019-11-26刘芳芳

读与写 2019年3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核心

刘芳芳

(西安电子科技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对于初中生而言,生物是一门知识繁琐、抽象的课程,学习起来有些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还会对生物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跟新课标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

生物虽然不是初中教育的主课程,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容乐观。首先,初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太过陈旧、落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只是单纯讲解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课堂氛围枯燥、单调,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物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核心素养也得不到发展。其次,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物教师没有更新教学理念,也没能全面理解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只关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而且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实验结果的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论,没有带领学生共同经历实验过程,无法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阻碍了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2.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

2.1 优化课程导入,激发探究兴趣。初中生物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时间,在课程导入环节要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而且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种子的萌发》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学会设计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种子萌发过程视频,提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思考种子在什么环境下才能发芽,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对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猜想出三个假设,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思考应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在为学生展示课前实验的结果,使学生对种子萌发实验有初步的认识,播放实验视频,对比之前的猜想了解到什么是控制变量。这种导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重视实验教学,锻炼学生思维。初中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实验教学仍然有强烈的兴趣,生物实验教学能够详细解释生物现象,还能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科学态度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对动手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落实实验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认知水平。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的教学中,教师组织观察血样标本的实验,了解血液的组成。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思考人血永久涂片中有几种类型的细胞?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它有什么特点?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红细胞的功能是什么?使学生动手实验和思考中了解到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动手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增强人文精神,培养科学观念。初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解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讲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接受度,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实际生活入手发现、分析、解决生物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生物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程导入的作用,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增强初中生物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自愿承担社会责任,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生物核心
生物多样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