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设疑式教学探析

2019-11-26黄世旭

读与写 2019年6期
关键词:化学平衡化学课堂教学

黄世旭

(贵州省务川民族寄宿制中学 贵州 务川 564300)

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高中化学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初中对化学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遵循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化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设疑式教学,优化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呢?

1.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

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旧中引新,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问激疑。

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同样也可以对比分析Al与HCl、NaOH反应并分析与上面反应的区别。

2.在重点、难点处设疑

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比如,讲解“氨气喷泉实验”时,设问:氨气为什么会产生喷泉?若换成是O2或H2,能产生这种现象吗?另外,举例哪些气体与液体作用可能会产生喷泉?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的讨论,这就做到了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在布置预习时设疑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会不会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使学生逐渐掌握预习化学的方法,我对每节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巧妙地化成了一道道疑题,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地进行。例如在讲到化学平衡这一节时,我为学生设计的预习提纲如下:

(1)什么叫做化学平衡?

(2)为什么化学平衡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离开了这特定的条件,化学平衡还存在吗?

(3)什么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哪些条件会让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4)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用什么来衡量?

这样将知识点进行设疑、质疑、释疑、激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会探索,能够用已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课前预习做得好,上课时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理解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让学生在愉悦、宽松、自由的气氛中积极思考。

4.课后布置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疑式教学的关键是设疑。设疑,应该围绕教学目的,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问在学生的有疑处、渴望求知处;于学生无疑处激疑,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中受到启迪和锻炼。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即所谓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课堂设疑应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答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同时应重视设疑的密度、节奏和其它教学方式的配合,力求问题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贯”。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在我们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通过设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唤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欲望,刺激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化学平衡化学课堂教学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数学方法在化学平衡学习中的重要应用
小题也可大做——由一道化学平衡题想到的
立足高考考点着眼化学平衡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