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校园案例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
2019-11-26杨婵
杨 婵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规则意识是公民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时代对小学德育的迫切要求,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小学德育与社会生活接轨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我们要把学生规则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培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对规则的意义缺乏理解,态度不够重视,出现问题得过且过;对规则的遵守言行不一,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就是管不住自己。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取得实效呢?通过探索实践,我发现运用校园案例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效果非常好,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规则的意义,明白规则是怎么来的,感知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
例如,在学习“课间不允许在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上下楼梯右行,礼让慢步行走”的规则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课间休息时一些不文明、不安全的视频,老师可以讲述课间追跑造成伤害的事例,还可以请同学讲他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例,然后请同学思考:你认为我们课间应该怎么休息?你认为课间我们不应该做什么?最后总结出课间应该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这些规则可能不是十分完备,但却非常有效,因为有活生生的现实例子,而且这些规则是学生自己找出,学生容易接受,当然就容易做到。
2.通过案例,让学生在集体中强化规则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发挥集体的育人功能
对个别违纪的行为,老师可以让大家来说一说,这样做好吗?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例如有同学总是记不住佩戴红领巾,请同学帮他想想办法,怎么做就不会忘记了?同学会想到许多的办法:把红领巾和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一起,穿衣服的时候就戴好;红领巾取下来后放在书包里;多买一条红领巾放在抽屉里……以集体的力量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比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批评要好,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规则意识,并给其他学生以警示。
3.通过案例,表扬做得好的,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学习就是模仿学习,它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对小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之间是互相密切联系的。小伙伴之间互相攀比,以好的行为为榜样,那样他们更觉得亲切、具体、生动。如:课堂上讨论问题时有的同学装模作样讲废话,不认真讨论,就表扬讨论好的一组:“表扬这一组的同学!组织有序,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真好!”
要想同学上课积极发言,就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某某同学听讲多认真呀,积极动脑,想法与众不同!脑袋就是这样,越用越灵活,请大家给她最热烈的掌声!”
以同学为榜样,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模仿目标,使规则简单明了,容易做到。
4.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相应惩罚或者付出代价的
制定规则就意味着违反是要受到处罚的,这种惩罚有的是违反当时就会自然产生,如“用手直接去触高压线”,有的是潜在可能的,如“横穿马路”。由于大多数违反规则的后果是潜在的、隐性的,所以学生常常会对自己违反规则找出理由或借口,例如,某同学在楼道内打闹,并没有造成伤害,所以我可以这样去做,不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时,我们通过具体的校园案例教育学生,使其明白一次不发生并不是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规则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话题,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规则意识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当学生的规则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时,素质就会大大提高,当我们外在规则成了内在行为准则后,我们才会真正构建起一个处处遵守规则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