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一场“趣味横生”的蚕桑之旅
——记我园蚕桑资源的初步开发与利用

2019-11-26缪建芬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拓印扎染蚕宝宝

缪建芬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231)

如今,传统的蚕桑产业已逐渐被现代化工业替代,但作为一种记载着我们辉煌历史的民族文化,养蚕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这其间能使孩子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因此,弘扬传统的蚕桑文化,以此作为载体对孩子进行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

1.桑叶青青,与蚕共舞——激趣

蚕桑文化是震泽一张响亮地名片,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园也因此将蚕桑文化纳入了园本课程内容之中。基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中指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我园组织了震泽蚕桑园亲子采摘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桑葚采摘的乐趣,更直观的感受蚕桑文化的魅力。

1.1 桑葚采摘,亲子同乐。走进蚕桑园,大家无不惊叹于眼前的景象。放眼望去,一棵棵枝叶茂盛的桑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桑葚,让人忍不住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桑园里,孩子们好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穿梭其间,寻找着最美味的桑葚。采摘后,孩子们一边分享美食,一边在草地上细小玩闹,家长们时而微笑地看着,时而愉悦地交谈,忘却工作中的烦恼,享受着难得闲暇时光。

1.2 体验工艺,传承传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孩子走进了震泽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进行实地参观,带领孩子亲身走进蚕宝宝的世界,了解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内容,在参观中初步了解蚕丝的制作工艺,感受蚕茧艺术品的精妙绝伦,无不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

2.饲养蚕宝,与蚕亲密接触——增趣

2.1 合作饲养,其乐融融。春日气候转暖,正是养蚕的好时机,幼儿走进蚕桑园丝绸体验馆,进入展厅,蚕桑、桑茧的标本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参观、感受、学习,幼儿对蚕宝宝充满了好奇,活动后孩子们如愿都认养了蚕宝宝,这样的饲养活动是让幼儿和同伴,和父母一起去亲身经历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是最好的亲子活动和科学活动。

2.2 问题导引,生成故事。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通过饲养和观察记录,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过程,加深了幼儿对蚕桑的印象,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的习惯,讨论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大胆地根据自己图画记录结果,讲述自己观察发现和结果,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探索能力和绘画表现力,幼儿在蚕宝宝蜕变中获得认识和收获,教师帮助幼儿提炼经验,整理观察记录,形成具有班本特色的蚕桑课程,教师也将饲养活动中的观察发现、饲养趣事、生成幼儿蚕桑课程的学习故事。

3.“茧乐”游戏,应运而生——延趣

3.1 改造环境,本真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以“茧乐”为主题的区域游戏活动的创设是完全基于幼儿的兴趣出发,是由采摘参观实践活动生发的兴趣点和课程需要,是满足探究兴趣的“体验式”游戏操作活动,幼儿有了前期参观的经验,对活动充满好奇和实践的想法。我改变以往的通过参观、饲养、绘画的简单方式开展课程,而是真实的创设蚕桑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浓缩版的蚕桑文化园环境中体验缫丝、剥茧、拓印、扎染、茧花制作等多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游戏,幼儿在一丝一缕、一锤一染、一摇一拉中近距离感受、接触震泽独特的蚕丝文化。

3.2 茧花、茧画,惟妙惟肖。《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灵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教师要为幼儿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多方位、多通道、多角度地开发、拓展、整合、利用幼儿身边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为幼儿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茧花和茧画都是用烘干的茧子上进行的手工制作,属于技巧型的操作活动。制作过程有趣,成品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茧画,对幼儿画画技能有一定要求。但是,幼儿有过参观学习的经验,对在茧子上作画很感兴趣,能够耐心的控制小手作画。

3.3 剥棉、抽丝,传承技艺。剥棉、抽丝是“奶奶级”的民间传统工艺,是传统文化的形象符号,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容易使人产生精神上的认同和归属,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对蚕蛹有点恐惧的,手指推开的力度掌握的不是很好,最后在面兜上的呈现的不是很完整,经过多次练习,慢慢能够掌握,幼儿的手指在推展的过程中真正触摸到了滑滑的丝绵,找到了乐趣和成功感。抽丝难度级别上升,要在浸泡好的蚕茧上找出线头,放上抽丝机,随着抽丝机不停的转动,蚕茧会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最后看见蚕蛹露出,可谓一个蚕子一条丝。

3.4 拓印、扎染,锦上添花。扎染、拓印是我们蚕桑地区的民间工艺,它的创作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与幼儿喜欢想象、不受常规限制的天性是相吻合的,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和思维空间,将“扎染、拓印”的传统民间工艺融入幼儿园的课程。扎染,幼儿前期经验是三角滴染的方法,尝试用皮筋扎染的方法,能掌握又具挑战,与过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接触的拓印有所不同,拓印是采用最传统环保的方式进行,利用枫叶做材料,用植物本身的枝叶做染料,幼儿可以在分工协作下完成,不仅学习了传统工艺,还可以自由发挥,拼搭出各种图案后再进行拓印。

游戏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并非练习,在初次接触蚕桑游戏时,教师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和体验的机会,鼓励孩子可以有大胆创新的想法,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更多是支持者和观察者的身份,最后,让幼儿参与作品的展示和环境的布置。在相互沟通共同成长中感受震泽的蚕桑文化,从小在心中播种一颗热爱家乡的种子,常怀一份乡愁。

猜你喜欢

拓印扎染蚕宝宝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让“拓印”走进美术课堂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蚕宝宝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蚕宝宝流浪记
蚕宝宝流浪记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