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2019-11-26吴迪
吴 迪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实验学校 安徽 宿州 234200)
在初中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过于重视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忽视了学生们对音乐内涵的分析和探究,抑制了学生们音乐素养的发展,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们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音乐教学内容,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们从本质上进行学习和掌握,加深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打造高效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1.加强音乐文化渗透
在初中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曲目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对其中所描绘的内容产生一定的疑问,难以从内涵上进行详细的认知。所以,教师们从各个民族的特点、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一方面帮助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另一方面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们对音乐文化的积累。比如,在音乐器材的教学中,教师们首先按照音乐教材内容,向学生们展示以钢琴为主的音乐曲目,便于音乐课堂基础教学目标的落实。然后,教师们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民族音乐中的演奏器材,例如二胡、琴、唢呐等,并附加相应的音乐经典曲目,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民族音乐的欣赏中,促进学生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们从民族音乐器材的来源、演奏特点进行阐述,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学生们直观的观察到民族音乐器材的组成和所发出的动听音乐,同时通过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发展过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让学生们深刻的了解到民族音乐的内涵,以及所体现出的中华精神和民族问计划,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推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2.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音乐曲目面很广,有民族的、国外的等等优秀音乐,但是仅靠书本上的几首民族音乐,学生们还是很难全面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们经常以音乐教材内容填充课堂教学内容,以单一、局限性的音乐种类限制了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降低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如今,随着现代音频和视频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音乐动态进行快速的更新,学生们对全新的音乐形式、音乐审美具有强烈的时代倾向,但是其具有单一性、不规范性的特点,无法让学生们对音乐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所以,教师们将民族音乐完美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比如,在各个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会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生动的体现出人民的语言、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首先,教师们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们播放相应的民族音乐,将学生们带入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中,让学生们了解到民族音乐朗朗上口的特点,沉浸其中,加深对民族音乐内涵的认知。然后,教师们以对比的形式进一步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与音乐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促进学生们音乐文化素养的发展,为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打下夯实的基础。
3.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
民族文化音乐对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陌生的内容,因为学生接触的更多是流行文化和音乐,所以对于这种民族色彩浓厚的音乐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相对低一些,只有提起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普及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课上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音乐,然后再利用教材讲解这首音乐的五线谱或简谱等内容,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演唱。这样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激发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的。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科技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创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一首地区性特色歌曲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一些这个地域的特色文化。例如:《绣荷包》是一首山西民歌,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山西地区风土人情的照片、视频,让学生对山西的地域文化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出这首歌,甚至可以增加一些与这首歌相关的山西地区特色视频,这些有趣的表现形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好奇心。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就能轻而易举地向学生普及山西的地区文化,利用科技设备创新教学方法后就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生中的传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的了解,以便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从中获得更深的思想启迪,并为承担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到无比自豪。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应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在实际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好地渗透传统民族文化,注重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加强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表演训练,确保教学过程的愉快和放松,让学生学习更自由,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习,更好地发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