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19-11-26何烈军
何烈军
(江西省抚州一中 江西 抚州 344000)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更需要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一思想引导下,通过对教学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帮助学生实现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保证学生能实现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项被广泛应用的教学形式,可以更有效的契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为此,本文就将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展开详细研究。
1.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的问题。首先,教师教学理念存在明显落后性。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学生会出现听得累的情况,同时也很难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下,学生很难实现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一些历史教师的能力有限。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比较深,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就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进行教学,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由于教师不能督促自己加强对知识的学习,造成历史课堂存在明显的不严谨性,不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1]。最后,教师精力有限,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都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工作量相对较大,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上都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在此种背景下,很难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和设计。
1.2 学生的问题。当前,高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据相关调查发现,高中有一大部分的学生都讨厌学习,而这些学生中只有一半学生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控制,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剩下的学生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根本没有兴趣,很难实现学习效果和质量的提升[2]。
2.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对策
2.1 课前按照小组讨论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最关键的主体环节,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作用。要想在课堂中更好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也需要对小组合作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学案的科学编写,有效设计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教学指导。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所以教师在课程开展前也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准备[3]。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前也要提前进行预习任务的分配,确保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后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和表现出最佳状态,达到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目的。
2.2 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加强对学生信息交流的关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组员调整和分配,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学生在性格和思维品质上一定会存在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要对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果出现个别学生不认真学习,做与小组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就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提出合理要求,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4]。此外,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属于团体任务,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开放性,这样才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拓展。比如对学生提问: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无字碑?后人究竟应该怎样评论武则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思维进行拓展的过程,所以很可能出现很多创意的想法,教师在聆听学生观点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保护学生思维积极性,对于出现偏差的思维教师则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学生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充分发挥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才能逐渐构建起合作意识,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