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

2019-11-26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自学学案新课标

吴 燕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十七小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逐步完成课堂教学主体的转换,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裁者”,我们更应该以一个辅导者和答疑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自学能力,帮助他们养成探究数学知识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效率,完成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一、善用导学案,养成自学习惯

数学学习导学案是小学数学教研组经过“集体研究-个人备课-集体讨论制定”而形成的,主要以新课标为思想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目的,以教材内容为知识标准。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知识框架、分清知识重难点,随后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方便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可以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结构的目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多用、善用导学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工作,使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节时,笔者为学生分发了这节的导学案,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旧知复习部分,让学生们用量角器量出导学案中笔者所画出的角的读书,带着学生们复习回顾量角器的使用方法;随后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重点是“角的分类”,让学生们拿出量角器指出哪些角是直角,结合生活指出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直角;进而引出“平角”的概念和平角和直角的关系;然后让学生们结合课本知识,认识周角,了解周角的概念以及周角和平角、直角的关系;在学生们大体上进行了一次教材知识学习后,进行导学案中的习题部分的解答,随学随用,进行自主学习知识的巩固阶段;最后笔者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答疑解惑工作。

通过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在自学自纠过程结束后,教师作为辅助进行课堂知识串讲,答疑结果,进而让学生养成了自学习惯。

二、构建问题情境,激发自学意识

创建符合教材内容的问题情境,可以迅速把学生带入到知识思考中来,进而引起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教师的教学思路中来,让学生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而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此外问题情境的创建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例如:在《国土面积》一节的教学中,笔者带着学生们去学校的操场进行实地教学,让学生们在生活中认识到公顷的概念,我想学生们介绍学校操场规格是40*90,总体面积只有3600平方米,一公顷有一万平方米,大概等于三个操场大小,学生们都震撼了。随后带着学生们回到教室,向他们介绍平方千米的概念,让他们进行思维联想,想象一下一平方千米是多大。有的学生说形容不出来,感觉非常非常大。紧接着告知学生我国的国土面积大概是960万平方千米,进行课堂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

通过构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问题中进行知识拓展,进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们应该进行提倡。

三、进行小组合作,锻炼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纠正的习惯之外,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复习《图形的面积》一节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组内分工明确:一位同学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及面积计算,一位同学总结梯形定义和特点及面积计算,一位同学负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归纳总结,剩下的学生进行两种图形的比对和实际应用的总结。整个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侧重点,最后进行讨论交流,实现了个人能力和共同任务的完美结合。

可见,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意识,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提高和成长。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而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借助一切办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工作,积极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充当他们学习路上的“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自学学案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