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阅读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
2019-11-26廖俊
廖 俊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东辰国际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加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把课外阅读环节与作文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一直致力于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活泼的课堂,教师正在不断转变教学思路,适应改革需求,其中,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教师应当在战略性的高度对待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仍然有部分语文教师存在有轻视作文教学的状况,其对课外阅读的认知也不够到位,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量偏少,观察力不够细致,对周围的事物认知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化语言组织能力,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表现为词不达意以及言语混乱等,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小学生面临着无话可说的状况,他们虽然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却很苦恼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作文写作仅仅停留在浅层面上,内容也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对于语文的兴趣也会一落千丈,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以上种种问题,多加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重点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打造生动活泼,热情的课堂。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们年龄比较小,他们尚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相比较于中学生而言,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而且好奇心比较强,对周围的新生事物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小学生们的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爱玩的天性时刻体现出来,在上课时候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们的这种天性,采取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到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为学生们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借助一些小道具和情景模拟,将学生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朗读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也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换读书体验,从而提高继续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
其次,课外阅读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提高作文写作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们能够在文本中了解多元化的世界,很多智慧都隐藏在书籍之中,而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知识的熏陶,从而开拓思维,提高创造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部分家长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与课外阅读没有联系,课外阅读反而会占用学习时间,不会对提高成绩有帮助,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须要充分意识到,阅读文本和作文写作有诸多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作文并不仅仅是名词佳句的积累,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全面革新,当学生的阅读大量的图书之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会不断完善看待世界,角度将会更加多元化,对于事物的认知将会更加深刻,思维模式变得新颖和独特,对于作文题目的分析也就更加清晰明了。不同学生看待作文题目的角度不同,因此写作的角度也不同,每一位学生都会找到与自己思维相契合的写作模式,从而真正将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转化到作文之中来,提升写作素养。
最后,课外阅读能够加强合作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每天都要有意识的进行字词积累和文章阅读,同时,在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即使不开展写作,也要在脑海中进行构思和练习,列出提纲。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同学之间就作文题目互相交流意见,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看哪一位同学的立意更加新颖,思想更加深刻。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仅能够培养亲密的朋友关系,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化知识,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培养社会化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对于提升语文写作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究二者的结合策略,并且将作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们有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升作为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们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