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
2019-11-26梁英群
梁英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新圩镇中心学校共和教学点,广西 宾阳 530406)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追求越来越高,所以经济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很多年轻的夫妇不得不外出打工,于是农村儿童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学习问题一直是学校特别关注的问题。笔者是二十多年农村的一线教师,深知农村留守儿童无心向学,作业书写潦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更是缺乏自主性,成绩不理想。出现这些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在此,谈谈自己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主性策略的探究。
一、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他们
周国平说:“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三年级学生欧俊达,个子矮小,黑皮肤,瘦身子。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父母从他两周岁开始,就到外面打工,他由爷爷奶奶照顾。他课堂上爱搞小动作,爱讲话,老师布置作业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不交。我从二年级下学期任教他,刚开始前两周发现他每次都不交作业,有一次问我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回答说:“不交关你什么事?你逼我写作业我就不上学。”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若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可能产生抵触的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是这样做的:
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他,谈他感兴趣的事,这样便缩小师生心里的间距。并做到朋友间那种平心静气、以诚交流,当他无拘无束地和你交流,露出笑容时,说明他把你当做朋友了,这时候我趁热打铁告诉他:“作为老师,作为朋友,不希望你落后,落后了,作为朋友的我有多难过,你争气我高兴,学习上有不懂的记得来问我这个朋友哦,朋友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最后他笑着说:“我愿意试试写作业。”我过去给他一个拥抱,轻轻在耳边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会更棒的。”当他们犯错误时不要当众批评或挖苦讽刺。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信任与肯定,甘于“育人默滴血,润物细无声”。如果我没有和他交流,就不理解他,再一味地当众批评她,那么我真的毁了他啊。
二、分层次布置作业式,循序渐进地引导
农村与城镇不同,在城镇的学生通常完成课堂作业之后,家庭作业带回家,不懂得做的有爸爸妈妈辅导,爸爸妈妈没有时间辅导的可以辅导作业机构完成。留守儿童通常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农村老人大多数不具备辅导孩子作业的能力。学生唐巧琳,经常流露出一副沮丧的脸,经常面对作业愁眉苦脸,老师布置的作业超过她的能力范围,就趴在课桌上哭。面对这种学生,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也要“因材施教”。把握好作业量和难度,不能布置太多,不要过于难。要不,学生一旦出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发现他们能按时完成作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爱上学习,让他们觉得按时完成作业也不是难事。
三、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好情境,提问题,容易的问题倾向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多有机会回答,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在教学《花鈡》时,我给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到多少种花,每一种花是怎样描写的?”留守儿童覃钰函,当她说出万寿菊欣然怒芳时,我兴奋地说:“老师听到你回答也心花怒放啊!”她得到老师的赞赏,露出灿烂的笑脸,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响起来热烈的掌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课堂上引导他们和学习好的同学成为学习小组,参与讨论合作学习。合作也有助于他们建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有助于同学之间彼此和睦相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做好家校联系
作为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课后学习以及生活情况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留守儿童欧永太和欧博开,同一个村的。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学习落后,常欠作业,常熬夜玩游戏。但是他们又有些优点:尊敬老师,喜欢打兵乓球。有一个周末,我预约好到他们家。当我准时到他们家时,他们的监护人爷爷奶奶对我都是摇头叹气说孩子不听话,不写作业,成天玩游戏,打骂不是。我在他们的爷爷奶奶面前,夸他们有礼貌,打兵乓球打得好。还和他们约定,如果每天都干一些家务活,老师每晚放学和你们PK兵乓球,他们很兴奋。刚开始我都不问作业事情,我只是问每天帮家里干了什么家务活。后来,我循序渐进地要求,要求越来越多,要求晚上做家庭作业,要求不熬夜。我的要求多,但他们不厌烦了,因为我是他们的球友。虽然他们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他们主动去承担家务活和自主学习了,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欣慰啊!
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就如老舍养的花: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备受关注,要处理好这些问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广大教师出谋划策,乐于奉献。让留守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像春天的百花一样欣然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