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激活课堂
——浅析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9-11-26方雪芝
方雪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坛西小学,广西 南宁 530209)
引言:玩是孩子的天性,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很多时候对于枯燥乏味数学科目较为厌倦,数学游戏的加入,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由此可以看出对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成绩不升反降,很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数学游戏是在数学教学中加入一些数学游戏,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一些新颖有趣的东西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数学游戏,使小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相应的知识。
(二)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阶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加入一些小游戏,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以及主动参与,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言、自由发挥的机会。数学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应积极调动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大胆、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同时,教师应发挥其引导作用,将小学生正确的引入游戏中然后将大部分游戏时间留给学生,让小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完成数学游戏,使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其创新思维能力。
(三)体会游戏精神,领略数学文化
数学游戏可以穿插在数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将一些较为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具有趣味性比较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对其的记忆。通过数学游戏教学,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更能够通过亲身参与领略数学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及数学科目的理性程度。
二、如何提升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选择合理的游戏题材
首先,游戏应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目的相一致。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使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所提高。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如果只是追求表面形式,没有将教学目的与游戏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即使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也可能会产生反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题材时,应与教学内容相一致,最终实现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
其次,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游戏题材。由于很多时候教师选择的游戏题材很大程度上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无法理解使学生对游戏兴趣缺缺,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题材时,应尽量避开一些过于复杂且学生很难接触到也很难理解的游戏,选择一些小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游戏题材。
(二)科学的进行游戏设计
教师设计的游戏应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游戏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设计游戏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变化,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以及游戏内容。在课堂游戏中,游戏内容或游戏环节应丰富多变,不能一味的对某个游戏进行不断重复,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程度、接受能力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游戏类别,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三)提高学生对游戏教学的主动性
首先,游戏开始前说明游戏的规则。游戏教学首先要做的内容是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这对于游戏教学的实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游戏规则,教师映通过合适的方法告知学生。其次,游戏活动时考虑合适的教学时段。
数学游戏教学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加入游戏环节,包括导入阶段、教学阶段以及教学的巩固阶段。首先,导入阶段,导入阶段的游戏一般是在课前进行,主要针对的是新课程,为了有效的调动课堂氛围,集中学生注意力而实施的游戏;其次是教学阶段,是在课程当中加入游戏环节,不仅能够巩固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对于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最后是在教学的巩固阶段,一般指的是课末进行的游戏,一方面游戏能够使刚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甚至升华,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于下节课的内容增加了更多期待。
三、总结
数学游戏教学作为一种符合现代数学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由于这种教学体制仍不太健全,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同时相关教育界对数学游戏教学认识不足,使数学游戏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教育界尤其是教师应加强对其的重视,有效的发挥数学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